新华网南京3月23日电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记者从江苏省气象局获悉,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江苏气温依然偏高,极端气候事件仍可能增多,专家呼吁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江苏省气象局气候中心副主任许遐祯介绍,2006年,江苏省年平均气温显著偏高,为1951年以来的最高值;还出现了暴雨、龙卷风、冰雹、暴雪、倒春寒、秋旱、大雾、雷击等多个百年罕见的气象灾害。2006年全省因雷击死亡33人,受伤12人,高速公路和机场屡次因雨雾关闭,对人们生产生活造成重大影响。
专家认为,去年以来,江苏发生的气候极端事件都属于反常状态,目前厄尔尼诺现象还在持续,极端气候事件可能还将处于高发状态。
2006年,江苏全省年平均气温为16.3摄氏度,比常年同期偏高1.4摄氏度,不仅为1951年以来最高值,也是连续第13年年平均气温高于常年。由于气候偏高,2006年5月,南京的知了鸣叫时间比往年提前了一个月,荷花也提前15-20天开放,候鸟迁徙的时间推迟,桂花在12月份依然飘香,出现了又一个暖冬。
2006年2月5日,江苏省普降大到暴雪,为历史所少见。全省20个市县的积雪深度超过10厘米,最大积雪深度在连云港,达到23厘米。江苏每年6-8月进入汛期,通常是苏南降雨量大,苏北降雨量少。但2006年汛期,淮北、江淮地区出现15个暴雨日,明显高于常年,而苏南降雨却偏少。
2006年12月24日至27日,一场罕见的连续性大雾袭击江苏,全省大部地区出现能见度小于500米、部分地区小于50米的浓雾,南京的大雾持续了51个小时,为1951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大雾过程。江苏省气象台两次升级大雾预警信号,并首次发布了大雾红色预警信号。由于大雾天气能见度较低,对交通航运等部门造成极大影响。
许遐祯认为,一系列的极端气候现象必须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他表示,面对今年仍可能频繁出现的气象灾害,江苏省气象台将把灾害性天气的预报细化到每3小时一次,天气预报也将精确到乡镇,力争把气象灾害的损失降低到最小。(记者孙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