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审计厅组织省市县联合审计组,对该省通州市(县级)5镇19个村三峡移民的安置资金和生活情况进行审计调查。通州市共接收三峡移民58户226人。至审计时止,通州市政府投入地方财力68.5万元,5镇19个移民安置村投入资金275万元修建移民基础设施。经审计调查,移民的过渡期生活补助费、生产资料购置补助费3872元/人,困难补助费853元/人,购买闲置房屋返还基础设施费1600元/人,全部发放到位,没有发现克扣、挤占挪用等问题。审计调查情况表明:通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峡移民工作,多次研究部署,工作
扎实有效,使移民有了安定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通过市镇村的共同努力,圆满地完成了移民安置任务。其主要做法如下:
准备充分,安置顺利。通州市政府从2003年9月就开始了移民安置的前期准备工作,选择了经济条件较好的镇村安置移民。通州市移民办以务实的态度推进各项前期准备工作。一是进行面广量大的移民安置房源调查及评估。经过8轮排查,3轮房价评估,历时4个多月,涉及房源187套,最终为58户移民选择318幢楼房,40幢平房。二是进行错综复杂的土地调整。根据“两个不低于”的要求,各安置镇和市有关部门广泛宣传发动,为移民落实承包耕地223.43亩。三是2004年3月26日三峡移民成功对接后,立即组织进行移民购置房的维修和基础设施的配套到位工作,并为移民入住准备了46种生活必须品。同时,通州市移民办和镇村干部密切关注移民身边发生的突发事件,帮移民说话,让移民舒心,处理结果让移民基本满意。
领导重视,政策落实。通州市组建了三峡移民工作领导小组,专职负责全市移民工作的协调、指导工作。各安置镇都建立了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的移民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领导亲自抓。在移民工作的每个重要环节,市委、市政府都及时召开市各有关部门单位和安置镇移民工作动员会议,具体研究部署移民工作的重大问题。通州市还建立了移民接收安置专项工作指挥部,副市长担任总指挥,3次拟定详细工作预案。移民过渡期生活补助费等专项费用落实到位;移民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得到改善,5镇19个移民村共修建大沟桥2座,水泥路19407米,沥青路7375米,砂石路27082米,防汛渠12231米,疏浚河道8650米。
结对帮扶,加快致富。2004年移民入住前通州市就拟定了移民结对帮扶“四帮一”工程,即安置镇明确一名副科以上干部作为移民户结对帮扶的第一责任人,明确一家企事业单位为帮扶单位,一名村干部和一名有农业生产经验的邻居作为具体帮扶人。2005年初,根据上级的统一部署,通州市又采取了市级机关单位帮扶移民的措施,加快移民致富步伐。通州农业局帮扶石港镇移民杨长元养猪,后因猪得了高热病致死被全埋,农业局通过市政府予以全额补偿。平潮镇移民王文浪,经帮扶组7次推荐,终圆教师梦,现在平潮中学担任生活老师。目前,通州的三峡移民有劳动力148人,其中在本地打工的82人,在外地打工的47人,在校读书的19人。移民只要有打工要求的,都能找到合适的工作,他们主要从事绣品、服装、建筑装璜、餐饮、运输、美容等工作,月工资在800-1200元。目前移民思想情绪稳定,有稳定经济收入,收入逐步接近当地平均水平。
情系移民,办事到位。移民入住通州后,地方党委政府关心帮助移民,感人故事不胜枚举。2001年6月26日,移民搬迁当天,平潮镇移民王洪良突发脑溢血,在南通市、通州市领导的直接关心下,挽救了病人生命。2004年8月移民佘武容,到通州姜灶镇后,生下小孩不久,又得了胰腺炎,家庭困难无钱治疗,镇村干部每人捐资50-100元资助,病愈后将其安排到人寿保险公司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结报员”,月工资800多元。通州市组织公安、土管、建设、农经等职能部门为移民办理“一簿六证”(户口簿,房产证、身份证、土地承包证、宅基地使用证、驾驶证、行驶证)等相关证件,移民普遍反映,市镇村干部和当地群众待他们很好。三峡移民已逐步融入当地社会,邻里和睦,民情稳定,干群融洽,正快步走上致富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