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拉萨7月22日电 西藏自治区通过实施“阳光计划”等太阳能专项计划,使近50万农牧民告别了无电历史。目前,全自治区累计建起3至5千瓦的光伏电站300多座,推广各类小型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约5400千瓦,还为农牧民补贴安装15万多台太阳灶。太阳能资源已被广泛用于照明、通讯、广播电视、烧水做饭、取暖等领域。
西藏地广人稀,植被稀疏,缺煤少油,长期以来当地农牧民基本以畜粪、薪柴、草皮等为生活燃料,无电人口以酥油灯、煤油灯和蜡烛照明。有些家庭无力承担生活照明,更无法收听、收看广播电视。农牧民有时为烧开一壶水,砍伐灌木,植被受到无情践踏,对本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压力。突出的电力瓶颈,是贫穷落后的主要根源,光明和能源成为农牧民多年翘首以待的夙愿。
上世纪80年代以来,西藏自治区政府开始推广太阳能应用技术,成功实施了“阳光计划”“科学之光”“阿里光明工程”等太阳能专项计划。他们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在解决当地通信及广播电视的电源、日常生活用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西藏自治区各类太阳能光电设施容量已超过8MW,推广太阳能热水器15万多平方米,太阳能采暖房、温室、牛羊暖圈等20多万平方米,是全国太阳能应用率最高、应用面和规模最大、用途最广泛的省份,形成年节能18万吨标准煤的规模。
处处阳光处处电。藏北地区地表水资源缺乏,人畜饮水困难,许多乡村的青壮劳力常年背水以解决吃水困难,生活质量差。太阳能研究示范科技人员顶风冒雪,风餐露宿,采用光伏发电提取地下水,解决了当地人畜饮水难的问题。
西藏地处“世界屋脊”,平均海拔4000米,空气稀薄、透明度好,年日照时间一般为2400至2800小时,太阳能资源开发潜力巨大。随着西藏“送电到乡”工程的完成,目前西藏已经没有无电乡,但还有一些行政村、学校未能通电,影响了农牧民的教育水平和生活质量。综合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是解决这部分农牧民的生活用电、取暖、生活用能的一条有效途径。(记者刘泉龙、土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