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发展观察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国务院公告:5月19日-21日为全国哀悼日 -长期持有中国优质企业是最好选择 4月投融资:创投火热 IPO最低 -地震短期将波及粮食、生猪供应 中国石油保障抗震救灾油品供应 -国内外利差致跨国套利目标直指中国 中国经济增长明年减至8%? -交通运输部:灾后重建已开始提上日程 抗击心理余震起码要八年 -维护股市稳定 支援抗震救灾 哪些川股遭重创 下周股市如何走? -水库决堤谣言散播 上万军民向高地撤离 已制订堰塞湖泄洪方案 -武汉东湖现大面积绿色漂浮物 环保部排查污染源 灾区水源可饮用 -汶川大震影响未定 央行"双防"首松动 波及金融 防经济次生灾害 -两位英国游客:地震中看到的友谊和爱 德游客:向中国人民致敬!
文化体制改革的评估、难点、政策建议与前景展望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8 年 05 月 18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一、文化体制改革的主要成果

从2003年6月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以来的近5年间,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和丰硕的成果。

一是理论成果。中共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新文化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和谐世界、四个建设、三个创新、分类改革等一系列新的思想理论和指导方针,为新时期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二是开放成果。文化市场的逐步开放改变了以往国有资本单一投资主体的文化市场封闭局面,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社会资本和外资广泛参与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促进了我国文化建设的快速、健康和有序发展。

三是改革创新成果。在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转换机制、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文化市场体系的改革和建设、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政府宏观管理和市场监管体制改革等诸多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在文化市场开放、引入社会资本和出版传媒企业整体上市融资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我国新型文化体制的基本框架已初露端倪。

四是政策成果。以税制优惠和财政支持为主体的文化经济政策已初步成型。

五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成果。改革促进了我国文化市场的发展和繁荣,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不断提高。文化建设在促进经济发展,增强民族自信心和社会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文化体制改革面临的问题和难点分析

应当清醒地看到,文化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诸多配套条件,与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体制改革相互衔接,统筹安排。加之文化体制改革起步较晚,改革的思想理论和工作准备不足,因而管办不分、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政资不分、条块分割的传统文化体制的弊端仍然在一定范围内发挥着作用主要是:

1.近几年来,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文化市场开放的“体制性松绑”和政策推动的效应

总体来看,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仍存在着明显的落差。就文化领域而言,民营文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有文化经济的平稳增长存在着明显的落差,说明国有文化单位的体制改革还比较滞后。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缺乏动力,配套政策不完善,改革难度大。

2.随着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化市场体系改革和发育相对迟缓、对文化建设的制约因素日益凸显

目前,文化市场条块分割、区域壁垒和行政干预的问题虽然有所改观,但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与全国统一的产品市场、尤其是要素市场尚未全面接轨,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落差。这也是我国文化市场上缺乏战略投资者,国有文化产业集团难以通过资本市场的投融资平台进行跨地区、跨行业经营,迅速发展壮大的主要原因。

3.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的界定不够清晰,传媒行业的深化改革和体制安排面临困惑

集中表现为传媒文化产业集团“事业体制、产业化运营”的二元体制结构缺乏法律依据,在财务管理、对外融资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难点,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改革战略与其事业性质的体制特征存在着内在矛盾,如果不加调整,其改革目标存在着落空的可能。

4.国家文化宏观管理和监管体制改革进展缓慢

这方面的改革涉及到党政关系、政企关系、政事关系等诸多方面,与政治体制改革密切相关。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对文化市场微观主体经营活动干预过多的问题仍较普遍;政府职能方面的“缺位”和“越位”并存,管办不分、政企不分、政事不分、职能交叉、行政管理成本过高的问题依然突出。从而,不仅导致了市场微观主体的交易成本过高,而且依靠以专项资金为主要手段和行政推进为主要方式的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政府文化主管部门配置资源的传统体制,存在着管办不分、资助覆盖面窄、监管缺失等弊端,抑制了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要发展模式的市场微观主体的内生增长动力,影响我国文化竞争力的提高。

5.国有经营性文化资产管理、监督和运营体制改革尚未迈出实质性步伐

目前,文化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如何管理,已有2006年7月财政部发布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加以规范,而国有经营性文化资产的管理、监督和运营体制如何改革,还存在着不同看法和做法。例如,上海设立了国有文化资产管理办公室,对市属国有经营性文化资产统一行使管理、监督和运营的职能;浙江、江苏则由省国资委统一行使这方面的职能;重庆设立了国有文化传媒控股公司,负责运营市属国有经营性文化资产。我国经营性国有文化资产具有巨大的运营和增值潜力,但由于体制安排不尽合理,这种潜力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文化体制改革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继经济体制改革之后又一次涉及全局性的深刻变革。其深刻性和复杂性不仅在于它与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必须相互衔接、同步推进。而且,由于文化产品所具有的“内容意义”和意识形态特性,以及文化艺术生产的不确定性、其成果难以量化评价的模糊性、投资和消费的审美偏好等,使之在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的过程中,既有利用市场机制发现价格、放大文化的财富效应,以及引入竞争机制提高运营效率的一致性,同时也存在着市场经济的商业价值追求的趋利性与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追求之间的矛盾、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不足与人民的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等。由此可见,文化建设如何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需要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借鉴国际经验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进行不懈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才能做出符合国情的制度安排。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1   2   下一页  



相关文章:
07年文化体制改革由试点进入全面推开
温家宝: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完善文化产业政策
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四方面着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孙家正: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三年取得五方面成效
中央部署力推文化体制改革 由试点走向全面铺开
全球化的紧迫形势 中央力推文化体制改革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若干意见
《人民日报》:充分认识文化体制改革重要紧迫性
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开 公共服务缺位抑制消费
经两年试点 2006年文化体制改革将在全国推开
中国正在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政策进一步明晰
充分认识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
图片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汶川大地震救援中五大精锐“武器”
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景区地震中遭受重大损失[组图]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全球粮食危机与中国对策/ 中国经济博弈高油价
· 聚焦拉萨打砸抢烧严重暴力事件
· 中国推行大部制改革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现代化报告—国际现代化 / 生态现代化 / 社会现代化 /科学发展报告
· 中国社会统计数据大全(中英文版)
· 中国环境统计数据大全(中英文版)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