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应急救援、减灾救灾能力进一步提高
2008年,我国重特大自然灾害频发,特别是南方部分地区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特大地震两场历史罕见的巨灾波及范围极广、伤亡人员极多、经济损失极重、社会影响极深、救灾难度极大。2008年,全国农作物受灾面积39990千公顷,比上年下降18.4%。绝收面积4032.2千公顷,比上年下降29.8%;2008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约47795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88928人,是自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来,因灾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年;倒塌房屋1097.8万间,比上年增加951.1万间;直接经济损失11752.4亿元,比上年增长397.4%。
面对历史罕见的两场巨灾,全国民政系统始终把受灾群众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全力以赴组织开展抗灾救灾工作,紧急启动应急响应。及时发布救灾信息,为科学决策和社会动员提供服务。迅速出台救灾政策,迅速调拨救灾款物,切实保障灾民生活。妥善处理遇难人员遗体,做好亲属抚慰工作。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全民参与抗灾救灾。发挥科技支撑作用,认真组织开展灾害评估。协助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维护灾区社会稳定。扎实推进农房恢复重建,帮助灾区重建家园。全年共启动国家救灾应急响应38次,先后向灾区派出50个救灾工作组,指导地方政府紧急转移安置人口2682.2万人(次),完成灾区恢复重建民房631.5万间。出台中央临时生活救助后续生活救助和“三孤”人员救助安置等政策。提高救灾补助标准,增加补助项目,拓展救灾受益人群范围,切实保障灾时、灾后受灾群众基本生活。
民政部为应对巨灾开展了三次大规模的救灾捐赠活动,特别是汶川地震后,社会各界的捐赠热情空前高涨,形成了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救灾捐赠热潮,先后接收了160多个国家和10个国际组织提供的资金、物资和人员援助。捐赠款物极大地补充了国家救灾资源,为安置受灾群众生活和灾后恢复重建发挥了重要作用。
防灾减灾工作全面推进,实施《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加快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成功发射“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A星、B星。开展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帮助农村困难群众改善人居环境,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284个,城乡基层救灾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单位:人
|
指标
|
2001年
|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因灾死亡人口
|
2583
|
2840
|
2259
|
2250
|
2475
|
3186
|
2325
|
8892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