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国际战争的原因分析
过去300年的国际战争具有高度多样性,没有一种理论可以解释国际战争的全部原因。虽然目前大量的研究工作没有最后结论,但可以增加我们对战争的理解。
(1)战争原因的统计分析。
加拿大学者霍尔斯蒂(2005)分析了1648~1989年期间的177场国际战争的原因。他把引起国际冲突和战争的争议问题和原因分为41种。每一次战争,可能有一种原因,更多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这41种原因可以分为3大类:政治原因、经济原因和社会原因;其中,政治原因可以分为领土、国家独立、国家主权和国际地位等4类。在过去340多年里,导致国际战争的争议问题和原因大致可以分为6类41种(霍尔斯蒂2005,表2-24)。
在过去340多年里引发国际战争中的争议问题中,国家主权、领土和国际地位争议的发生频率是比较高的,其次是国家独立和经济利益,最后是社会利益;领土、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争议的发生频率在下降,国家独立、国家主权和国际地位争议的发生频率在波动式上升;政治争议发生频率在80%左右(表2-25)。
在过去340多年里引发国际战争中的原因中,国家主权、领土和国际地位争议引发的国际战争的发生频率是比较高的,其次是国家独立和经济利益,最后是社会利益;领土、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争议引发的国际战争的发生频率在下降,国家独立、国家主权和国际地位争议引发的国际战争的发生频率在波动式上升,政治原因引发的国际战争约占80%(表2-26)。
(2)战争原因的分层分析。
美国学者沃尔兹(1959)在《人、国家和战争》中提出,所有战争理论都来源于人性、民族国家和国际体系的特点和行为。战争原因可以从三个层次进行分析(内斯特 2005)。
首先,战争与人性的关系。人类和许多动物一样,具有地盘性(内斯特 2005)。人类通过争斗获取、维持和扩大财富。人类是极少数几种会杀害自己同类的动物。沃尔兹认为人是战争的根源。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国家就象动物一样,总是强者征服弱者。如果国际冲突的双方都不妥协退让,如果它们都认为将以武力取胜,那么战争就会发生。
其次,战争与民族国家的关系。国际战争许多是民族国家之间的战争。国际战争与宗教、民族主义、国家独立、国家性质和国家发展水平等有关系。有人认为,20世纪以来贫穷国家比富裕国家更倾向于发动战争(Wright 1942)。从1945年到1990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24个成员国家之间没有发生战争,OECD成员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发生8次战争,欠发达国家之间发生19次战争。但在历史上,富裕国家比穷国更倾向于发动战争,例如,从16到20世纪上半叶,富裕的欧洲是战争最频繁的地区。
其三,战争与国际体系的权力分配和霸权转移周期有关。关于国际战争与霸权转移周期的关系有两种观点(内斯特 2005)。第一种观点认为,霸权稳定论与历史的长周期理论关系密切;大国和战争的经济与技术的变化,都是以长周期反复发生的,一个周期大约为一个世纪(表2-27)。第二种观点认为,没有所谓的国家战争周期;即使历史上长周期确实存在,随着世界日益相互依赖,霸权战争更不可能发生。国际体系层次的无政府状态、经济因素(如能源)和环境因素(如水源)的变化等,都有可能引发战争。
美国学者埃弗拉在《战争的原因》一书中提出五个假设:当国家对战争结果持有错误的乐观主义时;当首先进行动员或攻击的一方能获利时;当国家相对力量对比发生剧烈变化时,也就是说,当机会与弱点的窗口都比较大时;当资源是可以积累的时候,也就是说,当控制资源能使一个国家去保护或获得资源时;当征服变得容易时;战争更有可能爆发。(摘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