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千日记:灾区民众3年后从伤痛走向新生

2011年05月10日09:36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地震断裂带 灾区 5·12

中国经济周刊封面:汶川大地震千日记

中国经济周刊封面:汶川大地震千日记

重生

汶川大地震千日记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李凤桃繁易 张伟 崔晓林 张璐晶 胡雪琴I四川震区报道

重建是新生。重建意味着人们走出了地震的阴霾,告别了痛苦与恐惧,告别了厌世与负疚,开始了对未来充满期许的新生活。

重建不仅是新生,还带来了灾区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灾难使人们学会更加珍惜,使企业更负责任,使“冷酷”的资本都充满了人性。

今年5月12日,灾区三年重建结点。

回眸重建之路:3个月东汽恢复生产,6个月建成玄郎新村,1年零6个月建成蒲阳镇壹街区,2年零9个月建成新北川县城……惊人的速度和效率。

而这背后,更有许多无法用数据记录的重建——失去丈夫的妇女告别悲痛走向自强,村民走出迷茫联合恢复生产,村支书顶住压力带领村民致富……凡此种种,更是灾区重生的力量。

“国之命,在人心”。这里有全国人民的支持、全国各地的无私援建,更有灾区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当资金、人力、物力和民族精神凝聚时,灾区重建迸发出强大的力量。”一位全程参与灾区重建的老报人这样感慨。

“我们的基础设施和城镇发展至少加速了20年。”汶川市水磨镇副镇长王庆九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在映秀镇,人们已经搬进了新居;在新北川,民族商业街准备开街营业了;在汉旺镇,无锡工业园的企业已经开始入驻。三年后的灾区如同一股新生的力量,从伤痛走向了新生,从激情走向了理性,从重建走向了发展。

三年后,又一个起点。4月末,记者从昔日重灾区德阳、汶川、都江堰、绵阳一线走访,采撷经历灾后重生的四人四事,转述读者。

活着:四位震后余生者的新生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李凤桃I四川震区报道

村支书孙秀华:“现在带大家赚票子”

绵延山中,一村静卧。

白墙黛瓦,统一风格的川西民居小楼整齐排列,路边复古的路灯上挂着一串串红色的灯笼,村子最中间的小广场上现代化的电子显示频正播报着村里最新的信息。

2011年4月26日,这里是绵竹市位于遵道镇的金花镇玄郎村——一个在地震中被完全颠覆又异地重建的村庄。

在地震前,玄郎村原所在地也是一个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的地方,而且正在打造生态旅游区,没想到,“5·12”地震毁了这一切。现在的玄郎村是2009年刚刚落成的。

孙秀华是玄郎村连任四届的老村党支部书记,也是这里最忙的人。

移村换寨

经过震后勘测,原址在金花镇的玄郎沟处于地震断裂带,已经不适合再居住,于是遵道镇棚花村拿出了160多亩土地供玄郎村村民重建新村。

这里安置了352户村民,共1060个村民,还有70户投亲靠友走了。

地震让孙秀华遇到人生最难的关口。地震发生时,村里正在植一片核桃林,青壮年都在地里劳动——后来,村里的人将那片核桃树称为村里的“救命树”。

地震将村里的房屋严重损毁,夺去23人的生命,其中大部分是年迈老人,包括孙秀华的母亲。

“这是自然灾难,没有办法。”孙秀华对记者说,“但当时压力太大,你不知道我都有想到过自杀。”他说,地震之后老百姓的内心受到重创,作为一个党员干部来说,群众“失去凝聚力”是最可怕的。

孙秀华记得,地震时他组织居民到山下避难,第二天又带领几个青壮年返回村子在废墟里扒粮食,在帐篷他32小时没睡觉一户户走访村民,让他们明白自然灾害是无法避免,“我们活着的人还要走下去”。

这三年,孙秀华说他最大的感触是——“共产党对老百姓好”。“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一直没有晕过,我要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我现在要组织老百姓投资山村酒店,搞产业,带领老百姓富起来。”

1   2   3   4   5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