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危险,不要上来!"这一句震撼全国人民的心的话语我们至今还记忆犹新。那是2008年初,中国发生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44小时温总理重返湖南重灾区,9天之内温家宝三次亲临灾区指导抗灾救灾工作。
当时,在一座陡峭的山顶上,工人们正在艰难地用绳索把一根电线杆竖起来。温家宝看见说:“我过去看看。”由于山路太陡、太滑,工人们急得喊起来:“总理,危险,不要上来!不要上来!”温家宝像没有听到一样,头也不回继续向山顶上攀登。他高声对山顶的工人们说:“快过春节了,同志们还坚守在岗位上,为尽快恢复供电辛勤劳动,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你们表示慰问和感谢,给你们和你们的家人拜年。”
2008年5月12日,又是一个令全中国人民难忘的日子,刚从河南考察回京路上得知四川汶川8级的地震消息后,温总理用一身风雨夹克和手提式扩音器换下了平素的深色西服,几个小时后,就到达了震中四川省。
就在当时余震不断,且交通无法到达最为严重的震中区汶川时,温总理为了追回更多的抢救百姓生命时间,为了更好地指挥抗震救灾工作,温总理当场对同行的人决定,“就是走也要走到汶川”!
在温总理第一时间赶到救援危险现场时第一句话就是:“哪怕只有1%的希望,也要尽100%的努力。”
在余震不断的震中区全然不顾自身安危的温总理头戴黄色安全帽进入一栋坍塌大楼,在视察时不慎摔倒,手臂受伤出血,但温家宝总理当场拒绝医疗救助,并把要给他包扎的医务人员推开了。
在温总理第二次返回抗震灾区,来自新疆的抗震救灾志愿者李波,亲睹了温总理在北川中学教学楼废墟前察看时犯下的“低级错误”。为了防疫和禁止疾病传播,一位年轻军官快步上前递给温总理一个厚厚的白色口罩,请他戴上。不料,温总理当着在场所有群众的面,摆摆手,竟然拒绝了。李波事后对记者说,温总理国难当前不顾个人安危,把自己与灾区人民捆绑在一起,当时眼睛里噙满泪水。
仅过去了13天,也就是2008年的6月5日,温总理第三次去往抗震救灾现场,并在到达第一时间冒着生命危险飞到威胁上百万人安全的唐家山堰塞湖的坝顶,这一次温总理给抢险唐家山堰塞湖的队员第一句话就是,我们的目标是在处理堰塞湖的过程中,绝不能让一个百姓伤亡。
并且还强调,如果说地震是难以避免的自然灾害,那么排除堰塞湖险情,确保群众安全,就是我们的责任。唐家山堰塞湖的隐患一天不消除,我们的抗震救灾任务就没有完成。
从"总理,危险,不要上来!"到总理头也不回地继续向山顶上攀登,从得知地震消息到五个小时就迅速赶赴到震区,从余震不断危险现场,到总理“就是走也要走到汶川”!,从第一时间赶到救援危险现场时到“哪怕只有1%的希望,也要尽100%的努力。”从总理在震区不慎摔倒,手臂受伤出血到把医疗队员推开,从年青军官给总理寄口罩到总理当场就摆摆手的这一次“低级错误”,从不顾自身安危飞上威胁上百万人安全的唐家山堰塞湖的坝顶,到绝不能让一个百姓伤亡。从地震是难以避免的自然灾害,到排除堰塞湖险情,确保群众安全,就是我们的责任。等等
太多的从...到了,太多的感动人民的话语.......
总理在紧急关头,把个人的利益抛弃一边,时时对自己的安危的"冷漠"为的就是让灾区人民感受到来自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巨大关怀,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增强了抗击灾害的信心和力量。
总理在紧急关头,把个人的利益抛弃一边,时时对自己安危的"冷漠"为的就是,让保护更多的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让更多的人民群众过上安全稳定平安的生活,激励着全国人民战胜灾害的决心和勇气。
总理在紧急关头,把个人的利益抛弃一边,时时对自己安危的"冷漠"为的就是,把抢救群众的生命财产作为最高责任,把人民群众的生命置于一切之上,这正体现和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理念,体现了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服务人民的执政为民理念。
今天我们从总理对自己安危“冷漠”中读懂得正是他对人民群众生命的“热心”和非常深厚的感情,正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新时期共产党人所要学习的榜样和楷模,正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从磨难中走向成熟、走向伟大的可贵品质和精神内涵!
日理万机机机都是人民群众的温总理,对自己安危的“冷漠”其实就是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一种境界,一种品质,这也必将激烈和推动着全国人民最终赢得这场抗震救灾的全面胜利,激烈和推动着全国人民建设和谐社会、小康社会,乃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早日实现!(作者:朱有祥)
最新播报:四川汶川8级地震 I级应急响应 [亲历/目击/感人故事] [捐助热线]
四川汶川地震各地伤亡汇总(实时更新) 何时能预测地震 [寻亲资讯] [防疫]
[如何收养孤儿/收养条件/电话] [怎样获得保险救济] [“救灾语录”]
[不可抗力致民事违约怎么办] 聚焦堰塞湖泄洪进展
国家制定整套灾区生活保障政策 红十字会回应"高价帐篷"质疑
民政部就防止抗震救灾捐赠款物被挪用贪污等答问
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等详解汶川大地震善款管理和使用
四大基金会详解百亿慈善款使用:多数分为两个阶段
解惑:赈灾捐款额因何与目前实际拨付额相去甚远?
专家解读四川地形变化 会否发生洪灾 堰塞湖会否溃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