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保护濒危语言?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部分少数民族语言走向濒危,是一个无法逆转的客观趋势。”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的黄行先生曾这样断言。
既然濒危语言的衰亡是不可逆转的客观趋势,为什么还要保护?
马克思虽然做出了“历史向世界历史时代”发展的论断,并未因此否定文化的民族性,相反,他认为所谓“世界文学”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的。而越来越多的语言的濒危和消亡却背离了马克思的初衷,也违背了人类文明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人类的文明发展至今,与生物界一样,构成一种多样化、差别性生态。文化多样化与语言多样化,与生物物种多样化一样,是人类文明生态的宝贵财富。多样化让人类文明呈现出千姿百态,勃勃生机。而且,文明的发展是以多样性为前提的。英国哲学家罗素早就说过: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过去已被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借鉴希腊,阿拉伯参照罗马帝国,中世纪的欧洲又模仿阿拉伯,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则仿效拜占庭帝国……正是因为有了差异,文化才会有比较、有鉴别、有借鉴、有发展,才能经常诱发人们的灵感和创造力,从而导致创新。
所以,有人质疑,文明的过度同质化、单一化会不会是另一种封闭?这样的质疑振聋发聩。
文化是各个民族的精神家园,绝不能被经济全球化的强势磨灭。这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共识。
维护文化的多样性,离不开维护语言的多样性。因为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最为重要的载体与根基,故事、神话、传说、寓言、诗歌、唱词、谜语、戏剧等各类文艺作品都依靠语言来表达。语言中还积存和蕴藏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历史。无论一个民族或者一个群体,他们千百年来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他们和自然界作斗争的知识和经验,都保存在自己的语言里,并依赖语言(口头传递和文字记载)代代相传,并得以超越时间和空间加以传播。因此,语言作为一种载体,蕴藏着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化现象,而是使用该语言的人们共同体历史的、现实的一切知识的总和。那么,语言的衰亡对使用该语言的群体或民族来说,是一种多么大的无法弥补的损失。
语言学者在研究中还发现,一种语言就是一种思维方式的直接体现。以一种语言表达和记载的天文、地理、几何以及世界观、人生观思想,包含着该语言使用者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体系。这个体系有共性,也有特殊性。这个体系随着族群的进化而不断精密化。因此,他们担心,一种语言的消失,会使一种认知客观世界的独特体系、独有角度随之消失,长此以往,语言的高度单一化,可能会使人类思维方式退化和绝对化。
所以,孙宏开等学者强调,濒危语言需要的不是保护,而是抢救。刻不容缓,是他们着重强调、频繁使用的语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