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发展观察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2020年中国核电装机容量达4000万千瓦 民资外资可参股核电建设 -欧盟REACH法规明实施 影响我3万多企业 中国建重点实验室应对 -央行严控外商投资内地房市 把好信贷关 中国房地产还能热多久 -社会对职业教育比较歧视 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合法就业权利 -中国扩大儿童免疫范围 增25亿购疫苗 卫生事业十一五规划纲要 -A股均价与历史高点相差1成 内地资金充裕惟未走出去形A股泡沫 -民营油企欲打包卖外资 三分格局或变两强相争 商务部促油企整改 -中国存在粮价上涨引发通货膨胀风险 商务部三措施稳定肉蛋价格 -国务院决定今年试点向国企提取分红 -07中国大学满意度排行榜出炉:清华第3北大第10 高考人数破千万
中国进入老龄化与实行计划生育有关但非全部因素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3 月 10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郑斯林今天在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举办的记者招待会表示,中国人口老龄化,第一、和实行计划生育有关系,说没有关系是不讲道理的。第二、实行计划生育只是中国进入老龄化的原因之一,而不是全部。第三、如果不实行计划生育,中国将面临更现实、更急迫、更严重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实行计划生育。

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潘贵玉以一个数学游戏来解释这个问题。她说,把老年人的数作为分子,把人口总数作为分母,得到的这么一个数字——如果60岁的老年人超过了10%,国际上一般认为这个国家就进入了老龄社会。那么,我分析一下分子和分母的问题,首先分析一下分子。大家知道,分子是老年人的总数,现在的老年人,就是今天60岁以上的人,他们出生的那个年代还没有计划生育的问题,也没有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有关这个问题发生了两个非常有趣的现象。

潘贵玉说,第一,解放以后,由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特别是医疗条件的改善,人们的期望寿命延长了,从解放初期人均期望寿命35岁到现在的72岁,这加快了分子变大的速度。如果只有35岁的话,就没有60岁以上的老人了,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

第二,同样是解放以后,人民安居乐业,政治安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那种战争和动乱年代被压抑的结婚、生育的欲望得到极大的释放,因此,解放初期我们国家产生了婴儿潮。那个时候大家都想生孩子,那个时候生四五个、五六个,甚至更多的孩子是常见的事,而这些孩子如今陆续进入老年人的队伍。所以,增加了这个分子进一步快速增大的可能性。这是我刚才谈的分子问题。

潘贵玉说,再来谈分母。这个分母就是总人口数。由于近三十年的计划生育政策,我们国家少出生了几亿人口,使这个分母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从这个层面来说,计划生育使我们国家的老龄化问题加速到来,这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大家必须看到,就是刚才我讲到的分子变大的速度无法改变的情况之下,由于少出生了孩子,那么,现在我们对老年人的抚养负担一天天加重;而对于未成年人抚养负担,由于少生了孩子却没有进一步加重。这是避免了一方面要抚养老人、一方面要抚养未成年人这种两头沉的现象。同时,到本世纪中上叶,就是三四十年以后,这些按计划生育少生的孩子,如果他们出生了的话,就进入到老年人的队伍。但由于实行了计划生育,少生几亿人口,使本世纪中上叶老龄化程度有所减缓。(中国网)

3月10日上午10时,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发布厅举办记者招待会,主题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郑斯林、潘贵玉、李宝库、李伟雄、杨魁孚等五位全国政协委员出席。中国网进行现场直播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相关文章: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解除人口老龄化威胁 抵押住房给银行贷款来养老
浙江常住人口接近5000万 老龄化趋势加快
先老后富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存在四大特点
政协中外记者招待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相关专题:
图片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2007世界竞争力评比:中国大陆首度超过台湾地区
中石油称冀东南堡油田可开采100年 开发成本近60亿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