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发展观察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2020年中国核电装机容量达4000万千瓦 民资外资可参股核电建设 -欧盟REACH法规明实施 影响我3万多企业 中国建重点实验室应对 -央行严控外商投资内地房市 把好信贷关 中国房地产还能热多久 -社会对职业教育比较歧视 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合法就业权利 -中国扩大儿童免疫范围 增25亿购疫苗 卫生事业十一五规划纲要 -A股均价与历史高点相差1成 内地资金充裕惟未走出去形A股泡沫 -民营油企欲打包卖外资 三分格局或变两强相争 商务部促油企整改 -中国存在粮价上涨引发通货膨胀风险 商务部三措施稳定肉蛋价格 -国务院决定今年试点向国企提取分红 -07中国大学满意度排行榜出炉:清华第3北大第10 高考人数破千万
回良玉:积极应对严峻形势 大力推进老龄事业发展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2 月 02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回良玉在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全体会议上强调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严峻形势大力推进老龄事业发展

新华网北京2月1日电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1日在京召开全体会议,分析研究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和对策,安排部署2007年老龄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主任回良玉出席会议强调,我国正处在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老龄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清醒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充分估价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深刻影响,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扎实做好老龄工作,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让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回良玉在充分肯定过去一年老龄事业取得的成绩后指出,老龄问题是公认的世界性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我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不仅老年人口规模庞大,发展迅速,高龄人口增长快,而且是典型的“未富先老”,老龄化提前到来,甚至农村还超前于城镇。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障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养老服务体系、社会管理体制尚不能适应人口老龄化的要求,全社会对老龄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还没有形成广泛的共识和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要全面贯彻中央对老龄工作的要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开展工作,推动老龄事业不断发展。

回良玉要求,要认真落实第二次全国老龄工作会议精神和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要围绕老年人生活保障、老龄事业基础设施、养老服务业发展、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老年人权益保障等重点任务,制定工作计划,明确实施方案,强化工作措施。要切实加强农村老龄工作,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继续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努力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特别要高度重视解决农村留守老人问题。要针对制约老龄服务业发展的突出问题,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特别要研究制定扶持民办为老服务机构发展的政策措施。要围绕人口老龄化对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状况和需求趋势等问题,深入开展老龄事业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对策研究。

回良玉强调,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老龄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注重解决基层老龄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进一步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不断加大对老龄事业的投入。要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加大为老服务设施的建设力度。各部门既要各负其责,又要团结协作,形成工作合力。

会议认真听取了南开大学老龄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原新教授关于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形势的报告。

来源: 新华网

相关文章:
中国将积极引导民营资本和国外资本投入老龄事业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要做好制度安排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进入拐点 把握25年“黄金期”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全文)
《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
相关专题:
图片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2007世界竞争力评比:中国大陆首度超过台湾地区
中石油称冀东南堡油田可开采100年 开发成本近60亿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