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声东是丹东民族旅行社总经理,出于职业的敏感,他能从人员往来的变化上感受到一些微妙的变化。他告诉《国际先驱导报》,朝鲜核试验对丹东的旅游业或多或少有些影响,“最热闹时一年去朝鲜的旅游人数高达8万,如今只有几千人上下。”
而朝鲜5月25日实施地下核试验当天,吕超恰好经过丹东口岸。他说,很多外国游客和记者,扛着各类摄像摄影器材,簇拥在鸭绿江边,生怕漏掉“历史性的时刻”。而中国边防部队的一些日常军事活动,此时也被他们加以深度解读,外界感受到的紧张气氛,就是来自这些外国记者的所谓“解读”。
外籍人士身份多复杂
为了获得不一般的体会,加藤不久前的一次旅行,从延吉出发,沿着全长500多公里的图们江往东北方面穿越东北亚“金三角”晖春,以及中朝俄三国的交界处防川。
加藤对此次他自称为“草根而生动”的中朝边境之旅,颇为感慨。与丹东不同,作为朝鲜族聚居的城市延吉,更具有异国风情。街上到处都朝鲜文字的招牌,朝鲜的冷面、烤肉还有冰啤,街上路过的外国人也不少。
加藤介绍说,在这里的韩国人多是商人,而欧美人士则多是外教老师,但当中他们很多的实际面孔则是传教士,跟当地的教会有密切联系,并从事一些人道主义活动。加藤猜测,他们当中的一些应该是情报人员,“据说当地发生过情报人员绑架事件。”
不过,身为当地居民的金姓女孩,则似乎没有听说过这些情况,性格直爽的她倒挺像韩剧当中那些大大咧咧的女主角。她告诉本报记者,朝鲜核试验这类的话题一般上不了她家的饭桌,“这些复杂的东西我们家一般不会讨论,顶多有时候调侃一下。”
但据加藤观察,边境城市的居民“政治敏感度很高”,“可能因为我举止奇怪,个子高,又是一个人不像旅游的。难免会让人心起疑虑。”加藤介绍,每次闹出误会,他都会耐心解释自己是合法居民,只是“抱着好奇心了解中国国情而已”。
这么近又那么远
观望对岸的朝鲜,那边人们的生活是那么的真切:在江边,光着屁股的小孩在水中游泳嬉戏,妇女在洗衣,男人们则坐在江边抽烟,有时也会望着对岸出神。
以往,中朝边界线上是没有铁丝网的,两边的人们也更能随意地往来。有延吉当地居民回忆说,10年前,街上朝鲜过来的人还很多。而燕声东作为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在他眼中,现在朝鲜老百姓的装束极像中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国人,“黄蓝条的汗衫,土黄土绿的军装满大街都是”。
据东北师范大学朝鲜问题专家孙启林向本报记者介绍说,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边界线上陆续有了铁丝网,但是这不完全跟朝鲜局势相关,“只是提醒旅游者不要越境”。
朝鲜自5月25日再次实施核试验后,半岛就陷入了一触即发的战争状态。韩美日等国的军舰不停在半岛附近海域游弋,飞机贴着半岛飞行,频繁的军事演习不断绷紧了人们的神经。生活在中朝边境的普通百姓们,隐隐的紧张情绪并没有影响他们平静的日常生活,毕竟,日子还要继续。
而在日本旅行者加藤的眼中,中朝之间地理距离如此之近,许多地方只隔着“一跳之遥”,然而两边却是截然不同的世界。当看见数十米外巡逻的朝鲜边防军人时,他赶忙躲到一旁的灌木丛后,扭头回眸间,一对朝鲜母女在对岸图们江边洗衣嬉笑的场景映入眼帘。(国际先驱导报 漆菲文于冬、赵敏对本文亦有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