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因交通拥堵向市民致歉,至少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说明导致城市交通拥堵状况的原因并非来自广大市民,而是政府部门的工作不力;二是说明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责任也不在广大市民,而在于相关政府部门。
“我们向广大市民群众表示深深的歉意,并诚恳接受市民群众的批评。”———据多家媒体报道,1月11日,深圳市规划局、交通局、公安交管局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改善梅林关及周边区域交通状况工作告市民书》,对于市区内梅林关交通拥堵问题久未解决、给市民带来诸多不便一事道歉,引起市民热议。
一段时间以来,有关地方政府部门或官员因自身工作中出现了问题或失误,向所在区域内群众致歉的事件不时见诸媒体,这样的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事件也屡屡引起公众的热议。这次自然也不例外,比如,有人认为,此举“表达了(政府)对以往公共管理不当的改进意愿”;有人说,“反映政府在执政理念方面发生了变化”;也有人觉得更应当关注“相关措施的尽快落实”,等等。
在我们看来,政府部门因交通拥堵向市民致歉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因为,评价一起事件的意义,既要看其作为一种现象与其它同类事件所共有的普遍意义,还要看其基于自身性质不同所提供给人们的特殊意义。就前一种普遍意义来说,深圳这一事件与其它地方类似事件一样,都体现了责任政府、服务政府的理念,表达了政府部门因工作不得力、公共服务不到位而造成百姓生活不便及困难的愧疚和歉意。就后一种特殊意义而言,地方政府部门因为城市交通拥堵致歉百姓,且属于“首次”,内中渊源颇值得说道一番。
众所周知,越来越严重的交通拥堵业已成为国内不少城市的通病乃至痼疾。而在一些场合,在面对市民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有关堵车的怨言时,“车辆太多、增速太快,没办法”几乎成为当下一些城市管理部门“不约而同”的说辞和借口。与之相应的实际状况则是,相关部门的整改疏通工作似乎总是跟不上交通拥堵恶化的速度。不仅如此,一些城市的管理者还在减少市民行驶车辆上动脑筋,譬如,着手论证开征“交通拥堵费”。显然,这里的核心问题是,导致城市交通拥堵的根源究竟在哪儿?主要责任在谁?开车、乘车的市民与城市管理部门,到底谁该为堵车成本埋单?
尽管交通拥堵问题有着诸多的客观原因,但更根本的是整个城市及相关区域道路的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出了问题,或者说是这些问题在城市交通上的一种必然反映。解决这些问题,政府主管部门自然责无旁贷。更根本的,既然我们承认市民购车出行的合法性,承认汽车工业发展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积极作用,那么,所谓的“车多、车辆增速快”就不能成为主管部门治堵不力的理由和借口。
政府因交通拥堵向市民致歉,至少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说明导致城市交通拥堵状况的原因并非来自广大市民,而是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不力;二是说明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责任也不在广大市民,而在于相关政府部门。当然,正如一些媒体所评论的那样,在充分肯定政府部门或官员向民众道歉之积极意义的同时,我们也应当警惕官员道歉异化为其“洗”责的手段。但无论如何,在如何有效解决城市交通拥堵这一事关百姓出行的问题上,深圳市政府为自己的定位是准确的,态度是诚恳而端正的。仅凭这一点,其已经为其它城市的管理部门作出了表率,值得肯定。(评论员郭振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