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访谈”是中国发展门户网推出的一系列有特色、有深度、定位清晰的原创专题,通过采访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知名人士等,以视频、图片、文字多种形式,集合各界智慧为中国的发展建言献策、分享发展经验,服务国际合作,努力为消除贫困、保护环境、促进发展做出贡献。
标题图片

嘉宾介绍

发展建言

 
 
 

发展寄语

何道峰:
内容全面,求真务实,关注贫困群体,支持慈善公益事业,是非常专业权威的扶贫交流平台。
陈锋:
发展访谈主题鲜明,版面活泼,插图醒目,可读性、可视性强。
何传启:
中国发展门户网,既是推进中国持续发展的一个网络平台,也是全面透视中国国情的一个顶层门窗。
闫敏:
中国发展门户网深描中国社会发展动向,凸显广阔国际视野,全面展现中国发展成就。
何培忠:
中国发展门户网深入基层报道慈善公益事业,及时发布救助信息,非常难得。
杨多贵:
发展访谈特色鲜明,搭建起一个国际交流平台,沟通中国与世界。
杨富强:
中国发展门户网报道中国发展的同时,也注重介绍国外的发展经验,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专业网站。
李军洋:
中国发展门户网报道深入,倡导节能减排,弘扬低碳发展理念,是一个非常好的环保领域交流平台!
孙全辉:
中国发展门户网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特别是生态环境频道关注生物多样性,传递正能量!
阙志华:
简洁、清新、大气,有内涵,国际范!

访谈实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林科院首席专家 杨忠岐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记者佟静)近年来生态文明的理念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有序推进,“绿色发展”更是成为“十三五”五大发展理念之一。要保证老百姓不仅吃得饱、吃得好还要身体健康,势必要发展绿色科技来培育无公害的农产品。目前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还存在怎样的问题和困难呢?又该如何通过体制的创新和改革推动绿色科技的进步?中国网中国访谈2016全国“两会”特别报道就此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林科院首席专家杨忠岐。

中国网:杨主任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中国网的专访。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中,提到了最高位置,您个人是如何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呢?

杨忠岐: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和国家其他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社会文明等等几个方面作为“五位一体”中很重要的方面,我觉得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因为整个社会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各方面的发展都是为了人,就是希望以人的健康,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宗旨的,为目标的。社会经济发展了,环境污染了,水也污染了,大气也污染了,最后导致我们经济虽然看起来暂时发展了,虽然收入提高了,但是环境污染了以后,导致我们身体健康受到很大影响。我们要花很多的钱去看病治病,我们身体没有搞好,老百姓把大量的钱不是用在其他方面,而是用在看病、治病这些方面。

你看这几年咱们国家由于好多地方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高速增长。根据报道,我们国家85%以上的河流都是污染的,我们土壤也是很多地方都有污染。在发展中环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我们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以后,现在回过头来看,我们要总结这个教训,我们一定要健康发展,一切要以人为本,要保障老百姓的生存条件的改善,而不是说以牺牲和破坏我们生态环境为条件换取经济高速增长,这样的增长是不健康的增长,所以我们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发现这些问题以后,及时提出来“生态文明建设”,我觉得非常重要,也非常及时,也非常必要。

中国网:几十年来,您一直实践并奔走呼吁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用生物防治的办法来保护生态环境,效果如何,近年来有没有新的进展和发现呢?

杨忠岐:我觉得食品安全,尤其是在保障老百姓餐桌上的安全方面,我们每天都要吃的粮食,不管面条也罢,米饭也罢,还是油条,那都是粮食,是面粉做成的。这个在生产过程当中,我们为了追求高的产量,首先要满足人们的需求。现在经过农业科技的发展,整个科技的发展,促进了农业产量的提高,在产量提高到现在这样程度下,我们回过头来去看,产量虽然提高了,解决了温饱问题,满足了老百姓温饱问题,吃饭问题,解决了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吃饭问题,这是重大的进步。但是发展到现在以后,我们在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满足温饱问题之后,这里边也有不少的问题,比方说土壤污染、河流污染,进行水稻灌溉,农作物灌溉用的水本身是污染的水,一系列的问题,但是我觉得首先应该从滥用化学农药抓起,因为好多化学农药直接喷洒上去以后,不在有效分解期范围内使用,而是只要把虫子杀死,病虫害治了,不管什么时候采收,不管什么时候它能不能分解,不科学地滥用农药,不合理的使用农药,导致农产品整个污染比较严重。这几年不断有蔬菜农药超标使人中毒的事件发生。

这是个系统工程,从施肥,从整个管理,从灌溉等等方面都需要去做,但是我觉得首先先从农药做起,因为农药喷完以后,是直接入口的,这导致很多的毒豇豆事件,毒西瓜事件,水果吃了以后,对人的健康造成伤害等等,这些层出不穷。我们国家目前可以说是农药生产量最大的国家,使用量也是最大的,而且超标使用也是最严重的国家,所以说我们要从如何保证老百姓餐桌安全,既要保证量,满足老百姓温饱,吃饭的问题,还要保证质,从质上要下工夫,让老百姓不但吃饱,还要吃好、吃健康、吃安全,这个目前是我们农业上非常重要的问题。

我一直关注农药滥用、超标使用剧毒的高残留农药的问题,我曾经也提过一些提案,中央也很重视,特别是农业部现在也非常重视。现在提出来“双减”的目标,“双减”就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减少化肥使用。首先从这两个方面来着手,最近农业部启动了很多科研项目,如何在满足农产品量,满足市场需求的前提下,还要保证质,就是要从科学技术着手。防治病虫害,保证农产品的供应,保证农产品的产量,加强科学技术研究,怎么样不打药,或者是少打药能够生产出农产品来,包括我们的粮食、水稻、玉米、小麦,还有蔬菜,保证我们的水果,像苹果、梨、桃、柑橘,我们进行科学研究。农业部最近启动了科学研究项目,就是“双减”,特别是农药的减少使用,寻找新途径,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治理技术研究,对每一种粮食,比方说小麦、水稻上面有不同的害虫,不同的病虫害,怎么样用不同的生物防治,对环境没有污染的办法来去防治病虫害。大家都知道生物防治主要是利用自然界里边的有益的生物来防治有害的生物,用有益的昆虫,有益的微生物去防治有害的害虫和病害。因为这些天敌是在长期的生物进化过程中,生物都是相生相克的,它既有害虫,肯定有抑制害虫的有益的生物,我们现在就是要寻找这些有益的,控制这些病虫害的有益的生物,通过有益的生物控制有害的生物,他对人体没有伤害,没有污染,对农产品没有任何污染,可以生产绿色的,无公害的农产品,保障我们老百姓既能吃得饱,又能吃得好,保证我们身体健康。

农业部现在做了很多工作,国家林业局也在开始做防治森林病虫害,防治果树病虫害,也大力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因为生物防治用的都是自然界里面原有的控制害虫的生物,它对人体没有任何的伤害。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要科学地使用农药,我们用了农药,第一对虫子来说是高毒,它是低残留,农药使用了以后,它有经过阳光、风、空气,自动有一个分解的过程,我们必须在残药期规定的时间来使用。不能像豇豆,豇豆上面不断开花,长短不一,还有马上要采收的,为了防止豆荚螟,马上就打剧毒农药,因为豇豆里的豆荚螟在里面住,它用剧毒农药才能把里边的杀死,这样的话,一下子碰到剧毒农药,防治害虫。这个时候刚好还有成熟的豇豆,今天一打药,马上要采摘,明天要上市,这个造成的剧毒很厉害的。

中国网:这些农药可以通过清洗来去除吗?

杨忠岐:通过清洗可以清除一部分,但是很多农药具有渗透性,它是内吸性的,它渗透到豇豆细胞里了,你洗一洗以后,表面能洗一下,里边洗不掉的。我们现在一定还要研究,除了生物防治研究,利用天敌来控制害虫以外,还要研究其他的,比方说高效低毒的农药,还要研究一些生物农药,比方说我们从植物里边提取一些杀虫或者杀菌的有效成分,再一个利用害虫它的性激素,利用害虫的眼睛趋光性等等,来研制黑光灯,研制一些色斑,来诱击害虫等等这些技术。总体来说就是利用我们高科技技术,利用我们生物防治技术,在对环境没有污染,我们食品又能保障安全前提下,把害虫杀死,保证我们食品安全,让老百姓吃上放心的粮食、蔬菜和水果。

中国网:新技术应用不但对自然环境保护来说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更重要对人体的健康起到很好的保障?

杨忠岐:对,确实是这样,因为我们社会的发展是一切为了人,如果我们发展了,有钱了,但把我们的身体搞坏了,那这个发展就不是一个健康的过程,。农产品,蔬菜粮食每天都得吃,老百姓一顿不吃都不行,但是在吃的过程当中,我们作为农业,农林业,科技人员来说,拿我来说我是做生物防治,我主要研究的森林害虫的生物防治,现在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团队,我们研究出来很多防止森林病虫害一些有效技术,解决了重大病虫害对森林的危害,保障了森林生态效益的发挥。

中国网: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建设,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杨忠岐:对,过去说是害虫一发生,一打了之,上午打,下面掉一层虫子,这个效果太好了,但是你却不知在打药过程中,把这些毒药喷洒在环境里,污染了水体、土壤,污染了大气,这后患是无穷的,而且杀死了天敌,使害虫更猖獗,虽然暂时了杀死一批害虫,看起来效果挺明显的,但是对整个生态环境的影响破坏是巨大的。我们经过生物防治以后,天敌本身是自然界里一种生物,它释放了以后,自然界长期一代一代传下去,对害虫起到持续长期的控制作用,从这个方面生物防治还是很划得来的。

中国网:目前国家对科技的投入已经几乎达到了整个欧盟科技投入的水平,但重大科技成果的突破还是很少。对科技体制的创新和改革,您有怎样的建议?

杨忠岐:拿保障我们老百姓餐桌上安全,生产出无污染、无公害的农产品这块来说,我们科技人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家应该从科技立项、科技经费支持上,要合理立项,比如说农业,水稻上有哪些害虫,小麦上都有哪些病虫害,果树上有哪些害虫,我们这些都要立项。国家这几年对科技投入也非常多,去年就达到了GDP的2%,这次总理报告里就提到了今后要达到2.5%,这样计算下来,我们中国现在对科技投入除了美国和欧盟以外,我们是第三位了,我们要把这个钱花在刀刃上,从科技立项开始。比如说农林系统的科技人员,我们必须瞄准农业生产当中的主要问题,集中解决。我们应该很快在国家安排之下,项目支持之下,去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在短时间里边研究出来如何不打药也能够防治病虫害,保障农产品大量生产,保障我们餐桌的安全。我们应该做更多的工作,也希望今后国家在科技立项方面,除了关注探月工程、建立空间实验站以外,对老百姓平常生活当中的问题,也要给予极大的关注,能够从经费投入上,从科技立项上给予支持,给予关注,让我们能够健康地生活,能够吃上健康的食品。

(记者 佟静 摄像 王一辰 责编 裴希婷 后期 周珊珊)

结束

要保证百姓的餐桌安全,既要保证量,满足温饱问题,还要保证质,让老百姓吃得健康安全,这是目前农业上非常重要的问题。为此农业部施行了化肥和农药“双减”手段,加强科学技术研究,从生物防治上着手,采用自然界天敌方式,来克制农作物虫害,这种方式保障了食品安全,能让百姓吃得放心。

 

本期策划:佟静 方青
联系方式(010)88828478
邮箱:fangq@china.org.cn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