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行星物理学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发布时间:2019-07-22 11:41:31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戎昭金 崔峻 何飞 孔大力等  |  责任编辑:赵斌宇
关键词:行星物理学,深空探测,学科发展,规划建议

我国行星物理学现状

发展势头可喜。近年来,随着我国深空探测事业的稳步推进,以及受国外如火如荼的行星科学研究的影响,行星科学研究在我国也有了迅猛发展。我国一些研究机构和高校已经开始陆续开展行星科学的研究工作(表 2),初步培养出了一支有国际影响力的行星物理学年轻队伍,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其中还不乏一些发表于包括《科学》《美国科学院院刊》《自然-通讯》《自然-天文》等国际顶尖期刊上的重要成果。此外,还初步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行星物理学学科建设方案。例如,依托中国科学院地球与行星物理重点实验室成立了“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行星物理专业委员会”机构,创办了我国第一份行星科学英文期刊——Earth and Planetary Physics。中国科学院大学还率先自主设立了“行星科学”一级学科,正积极推进行星物理学的学科建设。目前,围绕我国“嫦娥工程”及 2020 火星探测计划,我国相关行星科研团队正展开紧锣密鼓的科研工作,为国家的深空探测任务献计献策。

国际合作更加紧密。我国行星科学研究起步晚,要想早日赶上国际先进水平,是离不开紧密国际合作的。早在“双星计划”实施期间,我国空间科学家团队同欧洲航天局就有过成功的国际合作基础。随着近年来我国深空探测的飞速发展,以及国家对深空探测的大力支持,不少国际行星研究机构纷纷来华主动寻求合作。例如,我国“嫦娥 4 号”搭载了荷兰、德国、瑞典、沙特阿拉伯等国的多台科研仪器。目前,我国行星物理科研团队已同欧洲航天局、瑞典空间物理研究所、德国马普太阳系研究所、比利时列日大学、英国利兹大学、法国空间天体物理学实验室等多家国际行星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依旧较大。我国独立研发高性能科学载荷的能力还相对较弱,科研人员主要还依赖国外飞船数据开展研究。部分探测仪器,如磁强计、等离子体探测仪等虽已有一定研发能力,但对于行星大气、行星光学遥感、行星地震等方面的科学仪器研发能力目前还非常薄弱,对应的科研队伍和人才梯队还没有建立起来。此外,由于在深空探测的初级阶段要优先确保工程任务成功,往往科学载荷的安装和设计都要为工程目标让位。因此,我国“嫦娥工程”尽管已成功开展 4 次探测任务,但重大科研产出尚未显现。只有未来努力提高我国高性能载荷的研发能力,加快工程和科研的相互融合促进,才能尽快完成我国深空探测任务向“科学目标牵引”的转型。这才是不被国外数据“卡脖子”,做出重大原创科学发现的唯一途径。

<  1  2  3  4  5  6  7  8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