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察三:发展与趋势
白春礼 全国人大常委 中国科学院院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一批科技创新成果呼之欲出,八大创新领域有望快速赶超
我国科技创新格局产生历史性转变,科技创新水平从以跟踪为主步入跟踪和并跑、领跑并存的历史新阶段,在全球科技创新格局中的位势从被动追随向主动挺进世界舞台中心转变。未来一段时期,在原有的研究积累基础上,我国在凝聚态物理研究、MaPU代数处理器、阿尔茨海默症新药研发、万米载人深潜、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先进核能、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有望产出一些重大成果。
中国科技目前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提升转变的重要时期。能源、信息、材料、空间、海洋、生命与健康、资源生态环境和基础前沿交叉等8个重大创新领域,事关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需加强领域规划布局,推进系统提升,强化重点突破,有望实现快速赶超。
我国与世界科技强国仍存在差距
在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方面,我国与世界科技强国依旧存在明显差距,制约着科技创新的整体和长远发展。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比例仍然较低,提出新科学思想和开创新科学领域能力有待大幅提升,有重大影响力的标志性重大原创新理论成果仍显不足。同时,科技创新的有效供给能力特别是中高端供给能力不足,难以满足依靠科技创新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塑造引领型发展的需求。作为第一资源,创新人才队伍大而不强,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仍需健全和完善。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缺乏,高层次科技人才短缺,人力资源国际化程度有待提升,人才结构还不能满足科技创新发展的要求。
现在,中国的科技从世界舞台的边缘,正在逐步地走向世界舞台中央,这样的转变令人可喜,但是从整体科技创新能力而言,中国和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也有待于全体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要实现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就一定要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扭转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让创新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王志刚 科学技术部部长
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体系,聚焦人才驱动战略
关于创新型国家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将是一个重点。如何更好发挥大学、研究所、企业、社会等创新主体作用,如何搭建创新体系的目标和路径等都是下一步重点研究的问题。科技创新本质上是人才驱动,在科技政策方面要考虑如何让有创新能力的人得到社会更多的尊重,包括物质和精神层面。
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朝三个方向发力
关于科技体制改革,要通过资源配置把国家战略意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和科学家兴趣结合,如何向科技要规律、要力量。第一,在基础研究方面,必须要让广大科技人员能够沉下心,能够认真地做研究,能够去坐“冷板凳”。第二,是在技术创新方面,要把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结合到一起,政府在其中构建好的平台、好的政策和法律环境,以及提供好的服务。第三,是把服务重点和资源配置重点更好地聚焦在经济社会发展、老百姓生活获得感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