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透支的地方信用
风险似已“风雨欲来”。
“急于上项目的地方政府在融资问题上迅速扩张,严重透支了政府信用,正在累积规模庞大的坏账风险。”上述银行业官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尤其是中小银行,他们的资金本来就少,如果豪赌在当地政府的一两个项目上,一旦其中一个项目出现坏账,整个银行就会陷入绝境。”
交行金研中心的报告称,历史上,中国国有银行曾积累了数以万亿计的坏账。在产生坏账的原因中,政策性贷款首当其冲,政府和国有企业并非贷款的“避风港”。
该中心还表示,恰恰是这些具有政府背景的“政策性”贷款项目可能产生新的金融风险。其中包括“许多地方政府信息透明度不高,加上各地财政担保体系落后,监管不到位,银行难以真实、全面地评估其整体债务水平和项目风险”。
“政府平台项目存在潜在风险,但暴露还需要2~3年的时间,最后这一风险能否化解取决于经济复苏态势、土地出让市场价格走势等。”尹中卿表示。
由于地方城投往往是一个大集团,体系内又有诸如煤炭公司、水务公司、煤气公司、房地产公司等各种小公司,因此资金一旦进入到城投体系中,具体运作根本无法进行监控,在它的报表中很多内容银行无法核实。
当然,地方政府财政的重要部分是出让土地的收入,而地方城投资本金的重要部分也是土地,诸多地方城投申请贷款时抵押给银行的抵押品还是土地,所以,只要土地价格徘徊在高位,地方政府和地方城投公司的信用都可以放心。
但这显然只是一厢情愿。
“一旦经济进入萧条期,土地价格就有可能大跌,地方政府收入来源锐减,地方城投马上就会面临抵押不足的问题。当二者同时出现的时候,地方的信用就无法兑现,商业银行同样面临系统性风险。”一位地方银监局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而目前的情况是,无论是地方投资平台的贷款还是他们发行的中期票据、企业债,最后承担风险的主体都是商业银行。地方政府几年一换届,通常在任的政府班子是有投资冲动的,而银行也只好相信地方信用。
不过,与以往不同的是,城投或者地方信用一旦失守还会波及到债券市场,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的类似次贷危机式的连锁反应。
无奈的银行
金融机构也开始谨慎起来。
新年伊始,北京一家城市商业银行给分行下达了一份通知,要求控制对县(区)级尤其是县级以下政府融资平台的信贷投放,重点投向经济发达、财力较强的省辖地级市以上政府融资平台,并关注地方政府可支配财力与债务的匹配情况,防止融资平台的过度负债。
“虽然现在还没收到限额管理方面的通知,但根据此前总行和监管部门的要求,各家银行对于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总体上将会更加审慎。”该城市商业银行相关人士直言。
一个直接变化就是,来自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项目,现在需要上级行核准,批下来的难度增大。监管层要求商业银行要注意风险,并提醒在贷款前检查项目资本金到位的情况。
但问题是,在银行和地方政府合作的过程中,贷前检查究竟能起到多大作用?
上述商业银行人士称,给地方政府贷款的负债率比较好设定,最难的是怎么给政府编制资产负债表。多年前,为组织一笔高达30亿元的城建类银团贷款,该行花了5个月的时间才完成对某市的模拟资产负债表。
据其介绍,编制政府资产负债表需要结合三方面的情况:其一,与地方财政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其二,掌握政府控制下所有融资平台的情况;其三,银行自身的信贷经验。
以北方一家中小银行为例,该行从去年开始梳理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但有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不透明,资产分别是哪些,资金如何运用,不会向银行透露。这就导致银行的资金投入后,具体的资金投向,连融资平台自己都说不清楚,银行更难搞清楚。
在此情况下,该城市商业银行人士认为,“较为现实的要求是,地方政府自主进行负债总量的平衡,明确自身的融资缺口;控制节奏,保证项目建设资金能够跟上,而政府梳理债务的目的主要是搞清楚可融资的规模有多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