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杭州市环境状况公报/全文

2012年06月08日14:31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环保 杭州市 2011 环境 水环境 声环境 辐射环境 大气环境  

  (二)“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工作

  2011年5月,围绕“五年为期,一年全面启动,力争三年基本完成”的总体目标,实现了“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工程的全面启动。“保护水源水质”、“促进转型升级”、“完善基础设施”、“开发人文旅游”、“整治两岸环境”、“修复岸线生态”等六大任务28项工程有序推进展开。在环境整治方面,重点实施饮用水源保护,全市共关停码头50个、采沙船37艘、沙石加工场10家、造船厂3家;实施排污口整治,共拆除一、二级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的排污口14个;开展码头改造和江堤修复,共完成25个码头的改造、21公里江堤的修复;关停污染企业,共完成关停411家;开展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共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4家、完成改造提升2家。在生态建设方面,重点实施景观林带建设,其中,沿江两岸200米范围内已实施生态景观示范带建设41公里、建成20公里;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完成沿江11个“美丽乡村”精品村创建;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整治、畜禽和水产养殖污染防治,拆除了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畜禽养殖场13家、水产养殖场4家;开展河道综合治理、矿山覆绿等工程,共完成河道综合治理138公里。沙洲岛整治启动开展整治6处,完成2处。

  (三)半山及北大桥地区环境综合整治

  半山北大桥地区环境综合整治完美收官,全年关停搬迁包括杭州万里化工有限公司和杭州大自然有机化工实业有限公司在内的95家企业,建成半山隧道及南北连接线、拱康路北段和320与104国道连接线主体工程,完成九曲港等6条河道的整治。自2007年实施环境综合整治以来,该地区累计关停搬迁企业416家,削减废气排放量近190亿标立方米、工业废水排放量3300多万吨、危险化学品近3.6万吨;整治河道42条,建成41条主、次干道,半山、虎山和龙山“三山公园”及其连接线建成开放,并被命名为国家森林公园。通过加快企业关停搬迁和污染整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等综合性的措施,有效地助推了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从根本上改善了区域环境质量。2011年,半山北大桥地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27天、比上年增加13天,降尘下降近50%;“老厂新居”矛盾得到有效化解,信访量比上年削减50%,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四)建设项目环境管理

  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国家、省、市产业发展导向目录,并按照国家建设项目分类管理目录和市环保局制定的建设项目审批基本原则,严格规范审批行为,切实控制了一批污染严重、与区域环境发展不相协调的建设项目。对符合审批基本原则的,污染轻的高新技术、重点建设项目实施简化程序、加快办理,较好地处理了办事效率和工作质量的关系,提高办事效率,改善投资发展软环境。完成规划环评评审12个,环评审批项目1.2万个,无审批失误发生。出台《关于对部分行业、部分区域建设项目试点环保审批备案登记制度的通知》,简化环保审批手续。出台《关于印发<杭州市环境保护局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初步实现审批和验收相分离,进一步提高了环保“三同时”执行率。修订完善了《在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管理考核办法》,对环评中介机构及从业人员编制环评文件的及时性、准确性及服务质量进行严格综合考核,实施退出机制。

  (五)环境法制建设

  制定了《杭州市“十二五”环境法制与环境执法能力建设规划》,向市人大报送了“十二五”期间地方性法规立法计划。拟定了《杭州市服务行业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的立法修订和《杭州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办法》、《杭州市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立法计划。对《环境保护法》、《浙江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杭州市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保护条例》等20余项立法草案提出修改意见。开展《行政强制法》专项清理工作,对5部地方性法规、5 部市政府规章和70个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清理。开展了8项环境政策重点调研课题研究。为进一步加强信息公开,及时曝光环境违法行为,制定了《杭州市环境违法案件公告暂行办法》,从去年8月起每月在《杭州日报》和杭州绿网上向社会公布已作出行政处罚的环境违法案件。为解决非诉强制执行过程中存在困难和问题,加强与法院沟通协调,提高非诉强制执行效率。

  (六)环境监督管理

  进一步完善了告知执法、交叉执法、联动执法等八大执法手段,组织开展了铅酸蓄电池行业、化学品和危险废物、重金属行业等十四项环保专项执法行动,开展了四次大规模市县两级交叉联查,加大对环境违法单位的综合惩治力度。全年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85553人次,检查企业33131家次,办结环境违法案件1318件,罚没款总额7955万元,较上年增长了13.5%;依法取缔、关闭企业478家,限期治理50家,挂牌督办5家。联合公安部门,对5名重大违法排污责任人予以行政拘留。

  (七)环境信访和提(议)案

  2011年,全市环境信访总量9996件、与上年基本持平,市级环境信访1493件、比上年下降5%。其中,市信访局交办的重要信访件19件,省环保厅、市人大、市信访局等信访转办件29件,重要信访件和交办件比上年有所上升,一般信访件比上年略有下降。全市接待市民来访72批次共135人次。所有信访件全部办理完毕,办结率、反馈率100%、群众满意率98%以上。

  全年收到省市“两会”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43件,其中人大建议16件,政协提案27件。建议、提案全部按时完成办理,建议、提案反映问题的解决率76.7%,按时办结率、面商率、满意率(基本满意率)均为100%,并全部按要求上网公布。

  (八)环境科研工作

  确定《杭州城市下垫面与大气污染关系研究》等23个课题列入2011年市环保局环保科研课题计划,研究内容包括千岛湖保护、土壤调查、重金属分析等多个我市环保工作的重点内容。全年完成《杭州市低碳城市建设中的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等10个科研课题验收。承担国家重大水专项子课题1项,承担国家“十一五”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2项。5个国家水专项课题研究有序展开,其中水质预警课题示范工程通过市级验收,西湖水专项的部分示范工程建设和污泥综合利用课题已完成,钱塘江潮汐课题泄水试验等工作继续推进,苕溪课题已通过环保部组织的第三方评估。《2006-2010年度环境质量报告书》获“十一五”环境报告书评选浙江省环保系统一等奖、国家环保部二等奖,获杭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2011年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获2011年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三等奖4项。

  (九)环境监测能力建设

  2011年大力推进大气复合污染监测系统建设和地表水水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建设。全市环境空气监测系统新建空气子站1个,并对原有国控站点进行了改造,新建路边空气站4个;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新建水质自动站8个;并完成了2个水质自动站的改造工作。大型环境监测仪器设备新增了高效液相色谱、自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仪、电磁辐射选频测量仪、EC/OC在线分析仪等国际先进的专用设备。新的环境监测站房建设项目建议书已于2011年10月经市发改委批复,并完成了规划选址公示。环境监测信息化取得新进展,“数字环保—监测业务一体化”项目进入开发阶段。截至2011年底顺利通过实验室认可复评审,对恶臭等5个项目进行了扩项评审,监测能力涵盖水、气、土壤、固体废弃物、生物、噪声、振动、电磁辐射和电离辐射八大类209项指标。

  (十)环境信息化建设

  根据环境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以信息网络设施和能力建设为基础,以环境保护电子政务和业务应用系统建设为重点,全面完成污染源一源一档动态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建设。权力阳光运行信息系统应用稳步推进,有效地提高了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工作效能,圆满完成年度信息化建设目标和任务。

  (十一)环境宣传教育

  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结合环保主题,策划组织了省市纪念世界环境日、首届“杭州市十大民间环保人物”评选、浙江生态日、“创模”宣传文艺演出等10多项大型环保主题活动。组织开展了面向领导干部、学校教师、社区干部、工地管理人员等各层面的环保培训班,开设讲座数十场,培训人员700多人。加大媒体宣传力度,在报纸、电台、电视台、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网站发表稿件达 600多篇(条),专版34个,播出杭州电视台《生态杭州》栏目52期、杭广台《环保之窗》260多期,出刊《杭州环境》6期,印发《大气污染防治市民读本》等宣传资料和宣传品数万份。环保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志愿者总队现有注册会员730余人,团体会员6000多人,全年组织开展了第六届在杭高校绿色论坛、“三江两岸”护河志愿队暑期社会实践等环保主题活动24项。

  (十二)国内外环保科技合作

  在杭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挂牌成立杭州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是全国地方环保系统唯一的“院士专家工作站”。加强业务培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邀请美国加州大学博士、欧盟环保署黑碳气溶胶小组科学家等国内外知名专家举办《黑碳专题讲座》、《雾和霾的观测研究》等各类专题讲座和培训8次,500多人次参加。举办各级各类技术培训班6期,并加强和上海等兄弟省市开展业务调研、交流活动,开展接受大专院校学生专业对口实习活动。

  (十三)各区、县(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绩考核情况。2011年杭州市政府和14个区、县(市),34个市级部门(单位)签订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目标责任状》。考核结果如下:桐庐县政府、淳安县政府、拱墅区政府、西湖区政府、上城区政府、富阳市政府、萧山区政府获得生态文明建设优秀奖;临安市政府、杭州高新开发区(滨江)管委会、余杭区政府、杭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建德市政府、下城区政府、江干区政府获得生态文明建设优胜奖。市城乡建委等19家市级部门(单位)被评为优秀建设单位;市委办公厅等29家市级部门(单位)被评为优秀支持单位。全市同时评选出151名先进个人。

  九、主城区环境保护工作

  (一)上城区

  2011年,上城环保分局创新社会管理,深入开展“联街结社”活动,获省环保厅厅长长幅批示、高度评价,要求在全省宣传推广;《中国环境报》头版头条报道“联街结社”工作。全年8家社区成功创建为第二批区级“生态文明示范社区”,命名2家“上城区生态文明示范点”,分局授牌了3个“环保交心社”;评选了65名“夕阳红环保卫士”; 结合“创模”迎复检工作,分局走进辖区6个街道的40个社区,共举办各类讲座42场次;张贴“三级提醒”温馨提示绿色标志274张;将排污申报等环境管理具体事宜下移至各街道,实现属地申报、缴费、打证一条龙服务,全年在街道办理排污申报60余家。2011年3月,上城区政府成立新的餐饮油烟在线智能监控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试点工作在中山南路、高银街美食特色街和中华美食园和湖滨街道开始实施。2011年,累计安装88家餐饮企业的油烟在线监控装置。实施油烟在线智能监控后,餐饮企业不正常使用油烟净化器的情况大为减少,由此引起的环境纠纷也呈递减之势。

   上一页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