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2010年预算草案
2010年,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进一步促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政策,以及批准我省建设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规划等,将推动我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财政增收奠定良好基础。但受继续执行国家结构性减税政策,部分行业和企业经营困难,以及去年一次性增收因素减少等影响,财政减收压力仍较大。保持政府公共投资力度,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等均需增加投入,2010年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财政仍面临较多困难。
根据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的统一部署,2010年我省财政预算安排遵循的原则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八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继续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着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推进财税制度改革;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三农”、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促进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统筹兼顾,大力增收节支,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控制一般性支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按照上述原则,编制了2010年预算草案。
(一)一般预算
1、全省财政收入
2010年,全省地方级财政收入计划5601441万元,比上年增加730623万元,增长15%。(1)税收收入4282681万元,增长18.6%。其中,增值税收入785519万元,增长18%;营业税收入1447637万元,增长23.3%;企业所得税收入540178万元,增长9.8%;个人所得税收入216062万元,增长16.6%。(2)非税收入1318760万元,增长4.7%。
2、全省财政支出
2010年,全省地方级财政收入5601441万元,加上预计中央补助收入及上年结余、调入资金等6566127万元后,全省财政收入总计为12167568万元。扣除上解中央支出和调出资金等50895万元后,全省财政支出安排12116673万元,增长9%(不含上年结转支出和执行中国家追加的一次性专项补助,下同)。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489097万元,增长6%(其中行政公用经费与上年持平);公共安全支出795258万元,增长9.5%;教育支出1858244万元,增长10.5%;科学技术支出143959万元,增长10%;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19645万元,增长9.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914626万元,增长10%;医疗卫生支出818923万元,增长10.5%;环境保护支出348003万元,增长9.5%;农林水事务支出1747257万元,增长9.5%;预备费121167万元,按当年支出的1%安排。
3、省本级财政收支
2010年,省本级财政收入计划1435808万元,比上年增加153836万元,增长12%。(1)税收收入1183032万元,增长17.6%。其中:增值税收入291564万元,增长17%;营业税收入633278万元,增长21%;企业所得税收入195602万元,增长9.4%;个人所得税收入62588万元,增长15%。(2)非税收入252776万元,下降8.5%。
省本级财政收入1435808万元,加上预计中央补助和市县上解收入,以及上年结余、调入资金等6952271万元后,省本级财政收入总计为8388079万元。扣除上解中央和补助市县支出等4696320万元后,省本级财政支出安排3691759万元,增长6%。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64036万元,增长5.1%(其中行政公用经费与上年持平);公共安全支出247170万元,增长6.4%;教育支出342017万元,增长7%;科学技术支出92060万元,增长6.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33814万元,增长6.5%;医疗卫生支出197334万元,增长7.5%;农林水事务支出637335万元,增长6.8%;预备费37000万元,按省本级当年支出的1%安排。
(二)基金预算
1、全省基金预算收支。2010年,全省基金收入计划1571808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和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入1041715万元。2010年,全省基金支出安排1571808万元。其中,城乡社区事务1151861万元;农林水事务146083万元。
2、省本级基金预算收支。2010年,省本级基金预算收入计划452717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和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入184166万元。2010年,省本级基金收入452717万元,扣除补助市县支出134067万元后,省本级基金支出安排318650万元。其中,城乡社区事务152422万元;农林水事务14168万元。
三、凝心聚力,开拓进取,全面完成2010年预算任务
重点做好6个方面工作:
(一)围绕贯彻积极财政政策,着力促进经济加快发展。一是进一步落实结构性减免税费等优惠政策,促进投资、扩大消费、增加出口。支持重点产业、发展特色产业、培育新兴产业。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和节能减排等。二是围绕新型工业基地和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统筹安排预算内外资金,使用好地方政府债券资金,综合运用各种财税杠杆,吸引民间、社会、域外等资本投入,促进投资拉动和项目带动。三是支持各级政府投融资平台建设,增强投融资平台的融资能力。加强地方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规范信用担保机构经营行为。适当增加省金融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探索创新财政资金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有效途径,支持金融业和资本市场加快发展。
(二)围绕提高财政保障能力,着力抓好增收节支。继续落实好国家结构性减税政策,依法强化税收征管,规范非税收入收缴程序。继续贯彻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的有关规定,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勤俭办一切事业。大力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继续贯彻好“两个零增长”要求,出国(境)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不超过2009年压缩后的规模,优先保障“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与就业、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重点支出需要。同时,进一步争取中央财政支持。
(三)围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着力增加“三农”投入。一是积极支持以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为核心的农田水利、农业科技、全程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建设等,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积极筹措安排资金,妥善落实好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等补贴政策。做好国家调整后的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和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的落实工作,扩大农村消费需求。三是妥善安排好涉农支出预算,以主导产业、优势区域、重点项目为依托,强化各项支农资金的使用绩效。逐步提高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标准。加快推进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四)围绕做好民生实事,着力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今年,新增财力的70%继续用于民生,落实好十个方面的民生实事所需资金。加大财政政策资金扶持,建立健全支持就业的长效机制。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城乡低保、城乡医疗保障财政补助水平。研究出台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的政策措施。积极支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搞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全部解决中小学教师工资历史拖欠问题,推进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大力支持农村泥草房、城市廉租房和城市、煤矿、林业、国有独立工矿棚户区改造等。促进科技、文化、体育、广电、计生等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五)围绕健全公共财政体系,着力深化预算体制改革。一是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规范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提高基层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二是研究建立健全政府预算体系。全面编制省级和市县政府性基金预算,试编省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逐步扩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试行范围。三是继续推进市县部门预算编制改革。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和范围。妥善解决收支脱钩单位经费保障问题。加快财税库银横向联网建设。
(六)围绕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着力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健全完善财政支出绩效考评机制,逐步把绩效考评结果作为财政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积极推进部门预算项目支出的绩效评价体系建设。强化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及收益管理。加大财政执法监督力度,健全财政监督机制。大力推进内控制度建设,实现财政资金分配、管理、监督和行政审批规范运作。健全和完善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机制,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