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的一天,一家负债网络公司的老总罗渝,开始在网上撰写他的小说《上清寺在哪里》。该小说在天涯和大渝网上连载,共30章,引来网友热捧。
●2007年12月,重庆出版社将小说结集出版。首印2万册,书名改为《失踪的上清寺》(以下简称《上清寺》)。
●2008年,罗渝和国内的一家影视公司签订协议,正式确定将这部网络小说搬上电视屏幕,目前该剧进入选角阶段。
●现在,老罗正在筹划《上清寺》的网络游戏,预计明年启动。
而罗渝也通过这部网络小说,赚足百万,将公司扭亏为盈,成为名副其实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这个神话是怎样诞生的?其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记者对作者罗渝进行了专访。
为了公司活下去,被逼写小说
写《上清寺在哪里》前,当时39岁的罗渝是一家旅游网站的老总。这其实是他最落泊的时候,他的公司只请得起一位员工,而且欠下百万元的债务。
入不敷出,老罗希望能通过网站的转型,寻找到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老罗虚构了一个测试命题:如果有人来找我,做一个城市旅游文化的推广,我该怎么做?“其实我的思路是很清晰的,要让人关注这个话题,写网络小说连载是最便捷的;要写让人关注的小说,要增加共鸣,最好能加入寻宝;最后一定要找合适的网站把小说推出去。至于我为什么要写《上清寺》这个题材,其实这是我从小的一个疑问,上清寺应该有一座寺庙,这座寺庙在哪里呢?这就是我选择这个题材的动因。”
这个测试老罗准备只做一周,但一写起来就得到大量网友的关注,最后就停不下来了。
罗渝的网络营销策略:
写网络小说的理念是,“给网友看,写他们感兴趣的东西,这样才能有共鸣。其次要互动,要让看小说的人都参与进来。此外,地域上的共鸣也很重要,所以用了很多方言。”
《上清寺》出版之
我不适合谈价,我找人谈
在网络连载的过程,十几家出版社陆续找到老罗,希望能把它出版成书。对方直接就说:“你开个价吧!”老罗一下就懵了,“我从来没有出过书,我怎么能开出价?”老罗于是找到一个上海的图书经纪人代他谈,经纪人提成。
老罗虽然不懂出版,但他拒绝了出版《鬼吹灯》的图书公司。在他心目中,重庆出版社是最理想的合作伙伴,因为他觉得书应该先在本地打开市场。很快,重庆出版社就向老罗伸出橄榄枝。在营销上,出版社也接受了老罗的意见,重点放在重庆市场,引入互动,带领读者去寻找书中描写的场景,重庆出版社负责人表示,“该书在重庆的销售已经达到5万册,长居重庆书城文学类图书销售排行的前三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