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网络泡沫”被人们提了出来,一提起网络便首先联想到的名词。由于美国纳斯达克的崩盘造成了全球互联网的低迷,中国互联网企业受到沉重打击,大量中小网站没能挺过这一波袭击而成了先驱,包括新浪在内的多家大型网站也都处在寒冬的煎熬中。
互联网的发展迅速、神奇与刺激,超出了人类理解的范畴,于是便让人联想到了“泡沫”。但是,互联网本身似乎蕴含着无穷尽的内涵,远远超过了人们最大胆的估计和预见。经过一段时间的低迷,中国的互联网以更新更强的姿态展现在了世人面前。这一阶段的标志是以短信为代表的无线增值业务与网游的崛起。“这几乎相当于挽救了整个中国的互联网。尤其是短信业务的异军突起,使得中国互联网企业重新焕发了活力,同时也给大量网民带来了创业的机会,许多中小网站在这一波浪潮中挖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赵添说。
无处不在
在普通用户的眼中,新浪等一些门户网站的建立,满足了人们基本的获取信息的需求;以GOOGLE、百度为代表的信息查询阶段,让人们的信息变得更为个性化;以互动沟通为特点的博客类网站及QQ类沟通网站的兴起,改变了人们的社会交往模式和沟通方式。对于网络带给人们的乐趣,我们或许可以从网络聊天时对着屏幕开心偷笑的人们体会到;可以从足不出户就能逛遍所有网络商城体会到;也可以从想了解一个信息只需轻轻点击鼠标的便利中体会到……
如今新一波互联网浪潮的袭来,博客、搜索、电子商务等应用不断革新,中国互联网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技术发展的推动下,许多大型网站借助博客等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陆续开始尝试所谓Web2.0的新应用,将中国互联网的整体发展带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从2004年,“什么是博客”成为各大搜索引擎最热门的搜索关键词之一开始,博客的发展至今,已不再仅仅是草根一族圆“明星梦”的舞台,而是综合了个人网站、社区、网上刊物、微型门户、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网页等多种原有的网络表现方式,也开始成了企业宣传和名人炒作的一种方式。
“用户规模是不同阶段的一个标志。”中国互联网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高新民说:“1994年至2000年,中国网民在几十万到几百万人口左右;2001年之后达到了上千万,而发展到2005年中国网民就已经突破了一个亿。”追溯互联网的这一系列发展,市场应该是最大的驱动力。高新民说:“上世纪90年代初是互联网的一个分水岭,最初的互联网是带着研究性、科研性的;1991年之后互联网才变成了公众商业性网络;到了现在,互联网无论从技术、规模还是功能上来讲,已经无处不在了,互联网正大张旗鼓地向各行各业渗透。未来的互联网将通过传感器连接人和物、物和物,表现得更为智能化。”
前景无限
“对于互联网的未来,我的初步想法有四点。”中科院计算所智能信息处理开放实验室主任徐志伟研究员说认为,中国与世界的融合因互联网会更进一步加深。透过互联网,全世界的人民都可以看到一个完整的、精彩的中国。
徐志伟的另一个观点是,中国会从跟踪者、学习者变成贡献者。中国互联网的内容在进一步增加,这就是对世界的贡献之一;今后中国的传统文化加上新一代人的创造力,会让互联网变得更为精彩。在技术上,中国也会作出自己的贡献,包括网络通信技术、芯片技术、服务器、存储、网络软件等都会有很大突破。
“互联网会更加普及。”徐志伟说,不久前召开的中科院计算所战略规划会,主要就是研讨网络在今后如何创新,网络计算的科学和技术问题,比如CPU芯片是否也可以对网络提供支持等。互联网在今后的20年将实现大部分人都使用计算机,计算机的使用率就像现在的手机这么普及一样,甚至普及率更高。
徐志伟说,如今互联网市场的开发只是未来的20%,甚至10%。这里面创新的机会很多,有许多潜力值得开发。
“将来,互联网会逐步形成一门科学,就像现在的物理学一样也有定律、定理。”徐志伟认为。目前,业界已经总结出了一些原理,如“边缘论”(theendtoendargument)、“宽进严出”(tolerantofinput,strictonoutput)和“休养生息”(REST)原理。具体来说,“边缘论”原理即指,互联网一定要中性,要给互联网用户提供一个开放的平台,鼓励大家都参与到互联网中来,这样才能聚集许多创新思想,才能做出一些意想不到的东西。“宽进严出”,指互联网依托许多机器在打交道,容忍别人进来,容忍其他技术和内容;公开自己东西时,要严格、要慎重。“休养生息”,就是争取用户使用和互联网基础的隔离,比如很多时候基础系统在升级,就会影响到用户的使用方便。如果这二者能够互相隔离,那么用户使用互联网将会更加顺利。“但是,这些原理还远不像牛顿定律那么精确。”徐志伟说。
问到互联网的智能化发展,徐志伟举了一个例子,比如在网上搜索“中国首都到美国首都有多远”,或许这无法搜索得到,但是未来的互联网智能化将根据各自所需比较智能地推理、搜索到这些细节和用户真正想要的东西。还比如,未来的互联网会给人贴上个性化标签,包括每个人的专业、爱好、特长等,要比现在的身份认证更完整、更客观。再比如,如果有一个问题想请教某一方面的专家,未来的互联网智能发展将会根据用户所需帮助查找,然后把这个问题直接送达所要访问人的邮件中、手机中。
“人的智能在互联网中会逐渐得到体现,互联网自身的技术也会得到提升。计算机的算法会进步,硬件会不断更新。互联网的一个发展就是希望尽可能地便利用户,所有的人都能够使用,就像打电话那样简单。”徐志伟说。
相关链接:谁发出了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
尽管多数媒体在报道中都将1987年9月发自中国的电子邮件作为第一封电子邮件,但这一事实还有争论。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许榕生研究员表示,发出第一封电子邮件是在高能所。1986年8月25日,北京时间11点11分24秒,在北京710所的IBMPC机上,吴为民(现在美国费米实验室)登录到西欧核子中心VXCERN王淑琴的账户上,向位于日内瓦的Steinberger发出了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
德国波茨坦大学软件工程学院李南君认为,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吴为民于1986年8月25日,在北京710所的IBM-PC机上远程登录到西欧核子研究中心,并收发了邮件。但那是用终端机远程登录到瑞士收发邮件的,没有建立中国自己的邮件服务器。中国早期(1984—1994)互联网建设的当事人之一,联邦德国著名的卡尔斯鲁大学的维纳·措恩教授和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研究所王运丰等人1986年也做了这样的连接。直到1987年中国才建立了第一台本地邮件服务器。
在措恩教授和李南君的文章中都指出,第一封电子邮件的发出时间为1987年9月14日,到达时间为9月20日。也有很多媒体报道指出是钱天白研究员发出了第一封电子邮件。据CNNIC(国家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网站报道:中国最早使用Internet可以追溯到1987年,是钱天白先生通过拨号方式在我国首次实现了与Internet的间接联接,通过Internet发出了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封E-mail:“越过长城,走向世界”。 (蒋秀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