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世界环保大会研究报告(全文)

2011年09月29日17:18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第四届世界环保大会 2011青岛宣言 气候变化 全球变暖

第一章 经济转型与发展中的低碳途径

1.1低碳经济将成为世界及中国发展模式和结构调整重要驱动力

全国政协副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在贺信中指出:“今年是国家“十二五”开局之年,“十二五”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攻坚时期,转型已成为政府和企业的重大使命。”

联合国贸发会议秘书长Supachai Panitchpakdi在特别致辞函中提出:“本届大会为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会议铺平了道路,设定的经济转型中的低碳发展十分切合当前社会关注的要点;低碳经济,是一种低污染的、高能效的经济,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每个人都要付出努力,要把低碳经济定义成改进人类福祉,减少不平等,同时不让子孙后代面对环境的危险和生态的稀缺的一种新经济体来实现;而且,实现低碳经济的转型已经开始,消费者和公司也都活跃在各个国际市场,共同寻求提高能效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致力于可持续发展,以及发展生物原料,打造生态旅游等等。所有这些都涉及到低碳经济,很多产品的生产都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而且增加了很多贫困国家的一些发展机会。低碳经济是有助于保护我们的环境,而不是破坏环境,这是非常鼓舞人心的。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可持续性发展将会极大的推动发展中国家的能力,保护环境,减少贫困,给世界可持续性发展赋予真正实际的利益。”

美国国家能源部可再生能源实验室主任Dan E. Arvizu以“低碳经济和绿色科技革命”为主题,提出:“要发展低碳经济,就要将技术、市场、政策等所有的因素相互结合起来,降低投资风险,以及市场全球化的危险,让这些市场能够运作起来。政府要行动起来,放宽或改进这些技术,使这些技术能够进入市场。美国政府已经做出承诺,要实现清洁生产,将使可再生能源增加一倍,以及其他非石油能源生产增加两倍,而且在2015年的时候,还将增加十几万辆的混合动力汽车。”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云春在主题论坛上提出:“在转型期,发展低碳经济,要引导和规范产业的发展,完善最佳机制,理顺管理体制,并要建立起适应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的环境,同时要积极鼓励社会投资,利用价格、财税等政策,对可再生能源加快利用和降低成本,进行双向激励。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全球性的共同课题,是全球各国应对气候变化,尽可能多的利用地球的利息,尽可能少的来动用地球的骨本,这是我们各个国家面临的共同任务。”他还建议:“在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全球应该加大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研发和投入,特别是加强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的推广,要反对技术保护主义,全球应该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体制机制,来促进可再生能源技术无障碍的在全球各国推广。”

1.2 低碳发展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对策

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贺铿在主旨发言中提出:“实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是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能好高骛远。对于中国而言发展仍然是硬道理,因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很穷,城镇居民月收入现在还不足三百美元,没落的地方还很多,必须坚持发展经济才有可能改变贫穷落后的现状,同时发展经济还必须讲经济。有些产品尽管是低碳的、绿色的,但是现在还很不经济,成本很高,也就不可能盲目的去发展。因此绿色经济要突出经济,绿色发展要突出发展,不可以本末倒置,坚持科学发展是我们必须践行的基本原则。”

世界环保大会(WEC)学术顾问、中国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校委会副主任、低碳经济研究院院长何建坤以“中国节能和碳减排形势与低碳发展对策”为主题,提出:“中国的国情和当前发展阶段的特征,决定了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减缓碳的方面比发达国家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和更艰巨的任务。从1990-2010年二十年期间内,中国单位GDP能耗强度下降了55%,相应二氧化碳的强度下降57%,这样大幅度的下降是世界所罕见的,同比发达国家的GDP能耗下降幅度不到30%,全世界的平均水平也只有15%左右,而中国节能减排取得的成效是世界瞩目的。但是另外一个方面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特别是在过去二十年时间内中国的经济增长7倍多,所以尽管单位GDP的能耗强度下降了一半以上,但能源总的消费量也增长了3倍多。所以中国当前能源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大,增长快,这样一个态势已是很难以做到根本性的转变。实现绿色低碳的发展,减缓碳排放这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对策,也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的需要,成为国家的一个重要的战略。”

中国国务院参事、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提出:“2011年,是中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中国正处于一个关键的时期,在改革开放转折过程中难度相当大,应防止出现中等收入国家曾经出现的目前一些病症。中国在过去的几十年来有了很大的进步,从1949年开始,第一个三十年中国靠的是计划加生产,第二个三十年依靠的是改革开放和外贸,中国现在已经进入了第三个三十年,第三个三十年的动力就是结构调整加创新。在今后的几十年里中国还会继续的坚持在国际上平等互利共赢的原则,欢迎世界各国参与中国的改革,参与中国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实现共赢。”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