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两文三语”共生不悖
本报记者 黄拯
粤语是香港土生土长的通用语言;英语也是市民普遍看重的语言,上至社会名流下至街头小工,能说英语的人着实不少;而普通话正逐步成为香港的另一种通用语言。“两文三语”(中英文,粤语、英语和普通话)共存于市井街头,成为香港的招牌特色。
普通话拉近两地距离
百多年的殖民统治,在香港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打下了英语的烙印。香港人从出生起就接受双语教学,对英语有天然的认可,国际化大都市的工作、生活,也提供了很多与外国交往的语言环境,让粤语同英语可以实现自由转换甚至是“融合”。例如,香港人叫草莓为士多啤梨(strawberry),邮票称作士担(stamp),有市民笑称,粤语可能是最适合混杂英语的方言了。
至于粤语,对香港人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语言那么简单,更像是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方式。甚至以前有不少港人都认为广东话才是中文,普通话不是中文。以香港报刊为例,很多初来的内地人都看不太懂,因为除了繁体字以外,其中还有大量粤语用字如“啲、叻、揾、咩”等。此外,粤语中还包含大量形象直观的词语——警察被称为“差人”,警察局叫“差馆”,触犯条例被抓称为“送官究办”,发工资叫做“出粮”等。这些看起来颇有古韵的用词,依然活跃在香港社会中,具有非常旺盛的生命力。
回归祖国之前,香港人能讲普通话的不多,能讲好的更是凤毛麟角。究其原因,是因为香港人觉得没必要,工作生活中不会因为不懂普通话而遇到麻烦。回归之后,特别是2003年《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签订后,每年许多内地游客涌入香港。无论大商场还是小商店,甚至水果摊和茶餐厅,只要顾客是内地来的,服务员都会尝试说普通话。经年累月,已经是越说越好。年青一代港人,除了在学校打好普通话基础以外,未来就业也督促他们学好普通话。
香港理工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53%的受访香港雇主要求应聘者在申请表中写明普通话能力,44%的受访雇主考虑将普通话水平纳入人事升迁条件,超过85%的受访雇主认为所有雇员都需要提升普通话听说能力。截至2009年,香港已经有超过5万人次参加了普通话水平测试。
语言只是一种处世手段
讲普通话的人越来越多,会不会让粤语逐渐消失或者破坏粤语环境,香港市民邓先生的说法很有代表性:“我从小就讲广东话,难道还会忘记吗?虽然我的小孩现在普通话讲得很好,英文也很棒,但他回到家里、和亲戚朋友在一起还是要讲广东话的。我更希望他能讲流利的普通话和英语,毕竟他将来和内地、和国外会有更多交流,多掌握一门语言只会有好处。”
实际上,“两文三语”对香港人来说只是一种处世手段,并没有包含太多的文化考量。作为国际化大都市,香港拥有为数众多的跨国企业、办事处,以及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老外”,没有方便的英语环境,这一切难以想象。
至于说普通话,除了内地13亿人口的庞大市场,还有世界各国愈发壮大的华人圈,普通话已经成为拉近距离,认同中国人身份的一种象征。
香港的传统文化保存得很好。在这里,粤语、普通话和英语,真正做到了并行不悖,没有谁压倒谁的说法,也没有“粤语沦陷”的担忧。就像清晨湾仔鹅颈桥的街市(菜市场)中,粤语叫卖夹杂着英语、普通话的询问,开始了每一天的生活,普普通通但是又真实无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