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图片
编者按:国际化,正席卷中国城市。潮流涌动之中,既有香港、上海一类已经颇具国际气质的都市,也有西安、昆明等意欲大步迈向国际的第二梯队。然而,面对外来文化和众多移民对本地文化的冲击,各地的反应却颇令人寻味。开放前沿的上海人表现出对吴侬软语和海派文化的恋恋不舍,地处三秦之地的西安则将学英语诵唐诗视为培育国际市民素养的入口,掌握几门外语更成为昆明公务员的必修功课。相比之下,“三文两语”并存之下的香港市民,倒也生活得泰然自若。
方言、普通话、外语,“说话”风波正与大城市不期而遇。
上海
“上海话”风波难平
电台风波点燃“战火”
本报记者 姜泓冰
2009年,关于“上海话”的风波从年头刮到年尾。
这一年的2月4日,新民晚报社区版刊登文章《新英雄闯荡上海滩,不限户籍个个精英》。这篇本意力赞上海城市开放的文章,却引发了一场文化“地震”。
“到浦东,尤其是陆家嘴,都说普通话,说上海话是没有文化的表现。该文在描写上海市井时的一句话触怒了许多上海读者和网民,一时间擂鼓阵阵。以外地人和新上海人为主的一方严词抨击上海人太排外,不宽容;“正宗”上海人则愤而表示上海是上海人的上海,不喜欢、不认可上海文化的人,就不可能融入上海。
由于反响强烈,新民晚报社区版编辑部在其官方论坛上发表一则致歉声明。一天后,作者李大伟也在网络访谈节目中认错。
这场大讨论直至年底才渐渐平息。随之,一场“电台风波”,再度点燃保卫“上海话”的战火。
同年12月23日,上海电台《音乐早餐》节目间隙,主持人用上海话聊天逗趣。一名听众发来一条短信:“求你们不要说上海话了,我讨厌你们上海人!”主持人就在节目中说:“这位听众,请你以一种团成一个团的姿势,然后,慢慢地、以比较圆润的方式,离开这座让你讨厌的城市,或者讨厌的人的周围。”听众哗然,一场城市文化之争,再度由“上海话”为起点,蔓延开去。
经济之争放大方言风波
“我没有想到,一个星期被骂下来,骂我的人大多数不是老上海人,而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事后,李大伟如是说。
该文并非新作,选自李大伟2006年出版的随笔散文集《上海市井》,当年并未引起任何争议。如今惹动巨大的风波,大大出乎作者意料。
李大伟认为,2009年恰逢金融危机,上海就业形势严峻,外地人仍在不断涌入,“这就导致了一部分上海人对外地打工者的不满情绪。这种情绪一旦找到出口,便一泄不止。”
而在专家看来,这类由“上海话”引发的地域文化之争,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必然出现的现象。人民网一篇评论分析说,近几年,上海人才加速流动,“新上海人”来了,房子难买了,名校难进了,工作难找了,曾经依托计划经济而营造起来的上海人的优越感备受冲击。
地域文化论争之下,其实是经济利益之争,面对这一场必然到来的转折,无论从经济还是精神层面,上海人和外地人都没有做好准备。
“宽容才是最大的价值”
2009年至今,周立波和“海派清口”的走红,似乎也给上海地域文化带来了复苏与蔓延。
戏院里,周立波用上海话讲述上海市民的往昔生活、当代市井热点话题。他半真半假地拒绝与郭德纲同台,表达的方法是,“一个喝咖啡的怎么会和吃大蒜的在一道”。这句过激且褊狭的话,和他拒绝上春晚的姿态,都让上海市民有了群体共鸣。
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李天纲分析说,周立波让上海人感受到一种派头和尊严。有网友甚至说:“周立波最大的贡献,是重建了上海人说上海话的信心,重新奠定了上海话在上海乃至江南地区的地位。”
而在几个上海本地知名论坛里,“正宗”上海人以上海话发帖、写故事、带着点儿地域自豪感的交流,也有增加的趋势,打着的旗号便是“捍卫上海话,保卫上海文化”。上海电视台里,方言节目收视率颇高。上海话与上海文化,进入了一些幼儿园的教材。
不过,论争中,新老上海人都认可两点:方言是文化遗产的一部分,需要保护;“海纳百川”、“兼容并包”应该成为上海城市的核心价值。有网友评论说,“真理越辩越明,但不是所有的争论都会有一个谅解备忘录,文化的潮流滚滚向前,宽容才是最大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