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针对五省市的调查显示, 90%的医务工作者不愿让自己的子女再从事医疗职业。全国人大代表、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图娅和全国人大代表、北京乐平西甜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冯乐平联名提出建议,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改善医患关系。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调查
六成医疗纠纷被迫私下解决
对北京1000名医务人员的执业环境调查显示,医务人员普遍感到医生的职业得不到社会应有的尊重,工作量大,压力大,风险高,每天都在防范可能发生的医疗纠纷风险,其中36.75%的医务人员有改行的愿望。据中国医师协会调查,由于医患关系紧张,很多医生对自己的执业环境感到不安,有的甚至恐惧。50%以上医务人员认为:医疗保护不够完善。考虑到医学的特殊性,90%以上的医务人员认为应有专门的法律保护医务人员。65%以上人员表示,目前的医疗纠纷都是被迫私下解决,而近90%的医务人员希望医疗纠纷能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解析
看病贵看病难激化医患矛盾
图娅和冯乐平两位人大代表认为,高额医疗费用与医学的不确定因素,导致部分群众心理失衡。同时,医保结算在制度设计上与医院管理不一致,一方面医院加强管理缩短住院日数,提高床位使用率,减少住院天数,以减轻患者负担;另一方面医保结算对住院病人给予优惠,无形中鼓励患者去住院治疗,造成有些医院加床、等床,医患双方均不满意。此外,医疗服务不能满足群众的要求等原因也造成了医患关系紧张。
另外,一些医院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医患之间缺乏交流和沟通;一些医生工作责任心不强,基本功不扎实,造成漏诊,误诊;还有个别医务人员为了经济利益,开大处方,查大项目,收受病人红包,个别人夸大医疗技术功效,很容易造成病人及家属的误解和对医院的不满。还有一些医院防范医疗事故的制度不健全,不落实,缺乏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机制,对医疗纠纷反应不灵敏,处理不及时,协调不得力,有的甚至激化矛盾。
代表出招
修改医疗事故条例缓解医患关系紧张
针对医患关系紧张的现实,图娅和冯乐平提出建议,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使《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与《民法通则》中的相关规定相协调。择机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上升为法律;从医学专业角度和社会学角度处理医疗损害,明确医疗损害纠纷的法律适用对象;对非事故性医疗损害制定相应的处理办法和程序。
进一步完善医疗事故鉴定制度,理顺司法鉴定和医学会鉴定的关系;尽快统一两套赔偿标准,如适当调整医疗事故赔偿标准,增加死亡赔偿金等。
建立医事仲裁制度,设立医事法庭。全面建立医疗损害风险保险社会保障制度。 (本报记者廖雁)
尽快取消“药品加成”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卫生厅厅长李利建议,尽快组织开展取消“药品加成”试点工作,及时总结推开,建立起医院科学合理的补偿、运行和管理机制,从根本上解决老百姓吃药贵。
李利说,多年来,我国实行医疗服务低收费政策,允许医疗机构销售药品时加成15%作为补偿。这种以药补医的政策曾经对保障医疗机构正常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年来这一政策却诱导了开大处方的现象,滋生了药价虚高,各界关于取消这15%的“药品加成”治理吃药贵的呼声尤其强烈。
李利建议通过三个途径妥善解决“药品加成”:增加政府财政投入;增设药事服务费,医院在向患者提供诊疗服务时,就向患者提供的合理、安全用药方案加收费用;提高技术服务价格。调整部分医疗服务的收费标准,提高能够体现医务人员技术服务价值的挂号费、诊查费、会诊费用、手术费用等。提高中医及民族医疗诊疗类服务收费。建立不同等级和质量医院之间、专家门诊和普通门诊之间的差价梯度。
打眼观点
早期干预大学生精神抑郁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友谊医院胸心血管外科主任医师王天佑表示,“精神卫生法”已经列入了立法计划,今年8月即将审议。“精神卫生法”对精神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救助,精神损害分级等方面的内容都将有所规定。比如高校学生等的精神抑郁问题,通过早期社会干预的方式,就能够有效减缓。
在“精神卫生法”出台前,我国一些地区已经有了相关的地方性法规。早在2007年3月1日,北京已经率先实行《北京市精神卫生条例》。条例对北京三级综合医疗机构应当开设从事精神卫生服务的专科门诊,心理咨询机构不得进行诊断治疗,泄露精神疾病患者隐私最高罚3万等内容进行了规定。(记者 张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