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2月16日电 原卫生部党组书记高强在接受《学习时报》采访时表示,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必须从全局出发,健全预警机制,把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高强指出,进入新世纪,中国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处于矛盾的凸显期。由自然灾害、传染病流行、环境危害、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引发的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仅对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危害,也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构成了巨大威胁。
高强认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突然发生、规模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都是突然发生的、不易预测的事件。2003年的非典疫情和2008年的四川汶川大地震,都是突如其来,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的事件。在城市化、现代化、国际化加快发展的今天,一旦发生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影响范围之广,损害人数之多,经济损失之大,社会危害之重,都超过历史上任何阶段。
危害公众,损失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及的对象,不是特定的人群,所有社会公众都可能受到伤害,极易引起社会恐慌和混乱。为了防止事件的扩大,各国政府或国际社会往往采取严格的公共卫生控制措施,如强制交通检疫、限制人员流动、发布旅行警告、公布疫区名单等,使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没有国界,范围广。在世界范围内,每年跨国旅行者约有45亿人次,其中就有大量传染病病毒、病菌携带者。频繁的人员流动和快捷的交通工具为传染病在世界的传播流行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各种传染病病菌可能从一个国家很快传播到另一个国家,甚至危害全球。
原因复杂,多元化。从近年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看,除了传染病流行的因素以外,还有地震、水灾等自然因素和食物中毒、职业中毒、事故灾难等社会因素。这些复杂因素都增加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