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市场呈现单边下跌走势,沪市在年线附近并没有出现像样的企稳,在权重股的估值压力增大的牵引下,前期涨幅较高的中小板个股和题材股出现补跌,无论是周线还是月线都出现比较明显的压力形态。
央行报告解密宏观经济走向
中国央行在4月23日刊载了一份非常重要的报告——《2010年一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从这份报告的整体基调,以及披露出的大量“数据”看,笔者认为,决策层对经济的评估,至少从几个方面很好的解释了市场的担忧。
市场下跌的原因有许多解释,但从根本上说,权重股的持续做空是市场呈现弱势的原因之一。如果说地产板块的调整是国家产业政策的必然,那银行股的表现则更多的反应了市场对未来银行资产质量的担忧。让我们来看看报告中透露的几个重要数据。
第一个重要数据:2010年一季度的GDP环比增速高达12.2%。从央行数据看,2010一季度GDP环比增速高达12.2%,较之09年四季度加快0.9个百分点。再就2005-2009年的趋势来看,一季度GDP的环比增速,处于相对高位。央行测算的宏观热度指数和预期指数也表明,经济运行整体热度,正在持续攀升,逐渐逼近危机前的水平。这个数据的背后直接增加了央行在采取货币政策的主动权,无独有偶,假期内央行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也有点靴子落地的味道。
第二个重要数据:2010年3月工业增加值产出缺口达到1998年以来最高水平。依据央行的数据,工业增加值产出缺口已经连续7个月扩大,2010年3月份已经升至3.06%,为199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这意味着未来全社会的物价上行压力,不容低估。
第三个重要数据:企业商品价格(CGPI)环比连续5个月上涨。根据央行统计司的数据显示,企业商品价格(CGPI)一季度上涨5.3%,比上年同期提高10.9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上涨5.6%,在涨幅连续3个月上升后本月与上月基本持平,环比上涨0.1%,连续5 个月上涨。3月份,CGPI中投资品和消费品价格分别上涨6.5%和3.6%,其中,消费品价格涨幅比上月低1.1个百分点,投资品价格涨幅比上月提高0.4个百分点。
总体而言,央行的数据报告直接表达的就是“经济复苏良好和物价上行压力”的双重论调,这里的交锋就在于房地产政策的打压能否降低宏观经济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否则加息与人民币升值是无法避开的措施。央行的报告其实已经很明显表述出接下来下半年银行体系的流动性更多将维持“管理通胀”的大基调。从吸收流动性的角度出发,一边是新兴产业的需求资金,一边又是房地产的资金退出,这里的冲击会给宏观调控造成很大的压力,在这一背景下,市场已经不是“二八转换”那么简单,更多是产业切换的大阵痛。
经济压力与经济结构转型
当市场在讨论是否是“股指期货”套牢了蓝筹的时候,我们还是先梳理一下过去半年市场运行的基调:五一节前的2个交易日,正是由于宏观经济的2大权重板块——银行和地产的企稳,市场才谨慎收出长下影,但是从中期的角度来看,权重股的机会更多是“超跌”之后的反弹,还暂时看不到“战略性”的机遇。在经历“期指后时代”的两次暴跌之后,机构刚刚拿到进入股指期货的“入场券”,其并不会放弃接下来的的练兵机会。
不管从新的国务会议,还是能源委的高调出场,其实中央产业转型的决心不输给当年的股改,但是现阶段的市场走势也确实不得不经历转型以来的最大阵痛。
主要原因是,股指期货不能为“旧蓝筹行情”提供核心驱动,因为传统蓝筹板块的“两翼”——银行和房地产,双双被经济风险和政策调控压制。09年8月以来的A股行情大震荡,是对中国经济转型阵痛的预演。
其二,以期指、融资融券为代表的股市制度创新,特别是股指期货,其推出的根本目的是为国有资本提供更好的资本运作平台,中国期指的推出,是为国有资本推进“资本运作”进程提供一个本土风险管理工具。
其三,78家非地产类央企退出房地产业务,是国有资本有序退出旧有经济增长模式下传统暴利产业的第一步,国有资本转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大势所趋,这既是形势所逼,也是政策所向。
其四,在国有资本大举进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利益链条”被全线打通后,就算某些新兴产业目前尚未显现暴利潜力,国有资本的大举涌入也会将其变成像昔日的房地产一样的“淘金地”。
最后,以国有资本的“一退一进”为主导,股市的“新、旧蓝筹”更替完成。不难看出,这些转型的压力在遇到通货膨胀和人力资源成本上升的双重压力下,必须经历“要往冰箱里装进长颈鹿,必须要先把冰箱里的大象拿出来”的尴尬局面。
市场走势迷茫,选择策略成为关键
过去13年中,投资者经历了一系列历史上最大的金融泡沫:亚洲货币升跌起落;科技及互联网股遭受巨大损失;石油及其它商品价格波动如同过山车;房市崩盘导致损失达数万亿美元,尤其是2008-2009的颠覆性走势,更是让市场无所适从。
回头看,在市场习惯在高估值的泳池中游泳的时候,很难去解释估值到底是上涨的指导还是情绪的表达。但是在低估值的权重失去明确的增长动能,新兴产业饱受高估值的天花板压力,我相信5月的反弹是投资者收回现金、降低仓位的最佳时机。(黄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