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前景广阔投资机会众多
节能环保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前景广阔,2008年我国环保产业年产值7900亿元,预计到2012年,中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将达2.8万亿元。中国将把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作为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重要支撑,着力从四个方面推动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
节能是解决能源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到2010年每万元GDP能耗下降到2.25吨标准煤,形成的节能能力为4亿吨标准煤。2020年每万元GDP能耗下降到1.54吨标准煤,形成的节能能力为14亿吨标准煤。国家制定了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指标、主要耗能设备能效指标,重点推进十大节能工程。国家对环保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七五”期间,全国环保投资476.42亿元;“八五”达到1306.57亿元;“九五”为3447.52亿元;“十五”突破7000亿元;“十一五”期间达到13750亿元。四万亿投资中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达2100亿元。
环保行业成长空间巨大,2003-2007年间工业废气排放量年均增长18.2%,CO2减排将成为大气环境保护的重要领域;全国仍有约1/4的设市城市和近80%的县城未建成污水处理厂,“十一五”期间建设污水处理设施需投资3320亿元;2000-2008年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年均增长11.2%,综合利用量年均增长17.2%。资源综合利用前景广阔,“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2002-2007年间年均增长28.5%。资源化利用如再生水、污泥发电、垃圾发电、煤矸石发电、秸秆发电等均属于重点鼓励发展的节能环保型产业,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节能环保产业是加大污染防治力度、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产业,是有市场有潜力有前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日益迫切的减排任务正在为节能环保产业创造巨大的市场需求,行业具有良好的增长前景,孕育众多的投资机会。关注公司是否具有核心技术以及从国家产业政策中受益程度的大小。重点推荐节能领域的烟台万华、红宝丽、双良股份、鲁阳股份、三安光电、佛山照明等;环保行业的龙净环保、菲达环保、南海发展、首创股份、蓝星清洗、创业环保、合加资源、华光股份等。
生物医药
政策密集推出业绩稳健增长
随着13亿多人口的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蕴藏着巨大的市场空间。
目前世界上生物医药发展的趋势是将生命科学前沿、高新技术手段与传统医学优势结合起来,研发适应多发性疾病和新发传染病防治要求的创新药物,突破应用面广、需求量大的基本医疗器械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以创新药物研发和先进医疗设备制造为龙头的医药研发产业链,大幅度提升生物医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我国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生物医药产业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也预示着我国的生物医药产业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在未来几年,生物医药市场将保持12-15%的复合增长率,2010年整个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亿美元。医药行业在经历了2004-2006年国家的政策性调控后,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均逐步提升,上市公司2009、2010年ROE将保持一定的增长。由于国家医改政策密集推出,加上行业及上市公司业绩稳健增长,医药股走强的内在驱动力将会持续,长期看好整个行业的投资机会。
医药产业作为新兴战略性产业将获得更多政策支持。温总理在强调科学选择新兴战略性产业重要性时,指出利用干细胞技术等生命科前沿技术与医药产业相结合的发展行业龙头,提升生物制药的国际竞争力。从中可以看出,在政府的产业发展规划中,医药产业已被确立为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从明年开始,国家可能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扶持医药产业的发展。具体扶持政策可能体现在税收优惠、科研资金和服务配套等方面。从各子行业来看,生物制药无疑是政府政策最为支持的行业之一。
生物制药行业是典型的“三高一长”行业: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和长周期,因此单靠社会力量对生物制药的投入远远不足,产业的发展更需要国家的支持和引导。按照国家大生物产业三步走计划,2020年要使我国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产业化整体达到世界先进国家水平,成为世界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主要创新中心之一,生物产业总产值达到25000亿至30000亿元,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今年5月,国务院原则通过《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并提出要在财税政策和融资渠道等方面给予支持。从长期看,政府将持续出台相关产业政策支持生物制药行业发展。
创新药物和高端医疗器械是扶持的重点。尽管近年来我国医药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进展,但创新药物研究仍然明显不足。目前国内制药企业仍以仿制药和低端医疗器械为主。由于缺乏创新,盲目重复仿制导致医药市场无序竞争,严重阻碍了医药行业的发展。新药创新和行业的稳定长久发展需要政府支持和引导。
市场人士预计政府对创新药物的扶持可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重点扶持科研能力强,具备独立创新能力的生产企业,如恒瑞医药和双鹭药业等。
(2)增加基础研究投入,加快科研院所的研究成果向企业转化。
(3)在新药市场定价和专利保护方面给予支持。国内医疗器械行业也面临产品低端化的问题。低端产品生产企业众多,恶性竞争,而高端产品则为外资所垄断。因此政府对医疗器械行业的政策将偏向高端产品生产企业。临床医疗检测设备和介入治疗设备是医疗器械行业的两个尖端。上市公司中涉足高端临床检测设备主要有科华生物、万东医疗和东软集团,而涉足介入治疗设备主要是乐普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