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经营报报道,无论是上市后遭遇“零成交”的地方政府债,还是目前遭到机构追捧的城投债,今年以来随着发行规模的扩大,系统性风险也开始为市场关注。
“现在地方政府发债,其实一个地方和另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程度、可预期的税收是不一样的,尽管都有中央财政担保,中央财政只有一个,但是基础的发债主体是不一样的。那么,市场为什么不能有效地评估这种风险呢?”银监会创新监管协作部主任李伏安5月曾提出中国现在应当关注系统性风险的监管问题。
“我现在提出这种风险问题,但具体的监管还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努力。”李伏安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地方债遇冷
5月22日,打包发行的广西(一期)、北京、上海(一期)、河南(二期)四省地方政府债券共计169亿元,债券期限均为3年,票面利率为1.67%,发行倍数仅为1.39倍,这一认购倍数创出地方债发行以来的新低。
“目前尴尬的地方债流动性现状,主要是因为想买的机构都拿到额度了,不想买的也都没有买,市场上缺乏投资需求。”一家股份制银行资金部负责人5月27日告诉记者。
从3月27日首期新疆地方债开始,地方债就遭遇了多次调整。地方债最初是单笔发行、单笔招标,但由于发行规模小,到4月10日发行第5期时,中标利率已从1.61%上升到1.7%。随后,为缓解承销商的压力,地方债改为多笔同时招标,但并不统一发行利率,不过利率照样飙升,到4月22日,地方债开始“打包”发行统一招标利率的时候,地方债的发行利率已经上升到1.82%,之后利率则是一路下行,到5月22日,上海等四地地方债联合发行时,中标利率已经下跌到1.67%。
在认购倍数方面,机构的兴趣一再走低,从最初的2.1倍,滑落到1.45~1.52倍之间,5月22日时,则进一步降低到1.39倍。而在交易方面,地方债的二级交易也并不活跃,不少品种出现多天的“零成交”状况。财政部的数据显示,已上市交易的22期地方政府债券(949亿元)只成交约379.2亿元。
国泰君安债券部一位交易员告诉记者,虽然地方债相比国债有一定的利差优势,但和国债不同,目前在市场上几乎看不到商业银行的双边报价,没有对手方。“地方债的收益率对基金没有吸引力,3年期的期限设置对保险资金没有吸引力,流动性对城商行没有吸引力,几乎就是几大银行持有。”
一个典型的情况是,一些中小型银行或机构,由于承销压力增大,不愿意参与承销团固定拿地方债的额度,现在就出现了直接通过甲类承销团成员(国债业务综合排名前30名以内的金融机构)的通道,不定期地参与投资地方债。
前述股份银行资金部负责人认为,地方债的发行规模比较小,商业银行更多只是出于资产配置的需要而持有,交易性的需求不大,因此目前流动性并不好。不过他认为后期随着地方债的规模增大,商业银行的投资性需求应该会上升,地方债的二级市场也会更加活跃。
记者了解到,目前市场对地方债的关注焦点还在于,在目前财政部代理、打包发行的体制下,各个地方债的发行利率更多地介入了中央政府的因素,但在二级市场上又是分开交易,这实际上形成了价格的扭曲,机构投资者的投资风险在加剧。
对此,新华财经副总裁兼评级总监陈松兴认为,在金融危机情况下,地方债目前承担了给资金困难的地方筹资的功能,因此利率低、流动性差等都可以理解,而如果要在利率等方面给每个地方债做市场化的区分,资金困难省份的地方债的评级可能并不高,这会给操作带来现实性的困难。
城投债受追捧
地方债是为中央投资项目地方配套项目提供资金,事实上,在今年“每一个省都有八条、十条高速公路同时兴建”的情况下,地方政府为基建项目筹资的另一个形式就是发行各类城投债(又称“准市政债”,由城投类企业公开发行的企业债和中期票据,其募资投向多为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或公益性项目)。
财政部人士曾表示,今年地方政府为中央项目的配套资金在6000亿元,但地方债只有2000亿元的规模,余下仍有4000亿元的缺口。
招商证券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城投类企业债发行增长迅猛,一季度企业类城投债共发行216亿元,而2008年第四季度仅为77亿元;一季度企业类城投债占当期企业债发行总额的33%,去年第四季度仅为7%。今年1~4月份城投类中期票据发行也稳步上升,4月份共发行70亿元,占当期中票发行总额的6%。在收益率方面,比如一般评级在AA级的5年期无担保企业债的利率都高于下浮15%的优惠贷款利率,对机构来说吸引力较大。
一家大型私募机构的固定收益部负责人5月27日告诉记者,今年除了在国债上做一些投资性交易外,他的主要配置就是城投类的品种。不过,为了控制风险,他的原则是做出每一个投资时,都要到发债企业当地实地考察一下。
广发证券一位交易员告诉记者,随着城投债今年的发行规模逐渐扩大,城投债风险已经为机构在关注。虽然城投债都有地方财政做隐性担保,但现在部分地方政府的举债额度已经非常大,增速超过了GDP增长和可支配财力增长的不在少数,一般这类地方城投债的风险就应该关注。
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公司的副总经理丁豪樑则表示,他们在评级前首先会关注城投公司与政府的紧密程度,比如当地是有一家这样的窗口公司还是有多家,每一家获得政府支持的力度,自身商业性经营项目的比例,是否政府有回购承诺等,都是评级城投债的重要因素。
大监管框架
目前,企业债、公司债、中期票据等分属不同的监管部门,财政部、发改委、银监会、证监会和央行都有参与,因此市场上一直呼吁要加强债市的统一监管问题,比如是否由央行在统一监管债市的准入问题。
对于监管,李伏安告诉记者,以地方债为例,由于有中央政府担保,除了市场价格本身不合适之外,由于发行规则的不一样,也造成了监管的障碍。
5月25日发布的《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意见的通知》中,再次明确提出要逐步建立统一的债券市场监管规则和标准,不过实质性的内容并不多。
陈松兴认为,统一的监管确实有利于对市场系统性风险的控制,从目前来说,中国地方政府发债融资的问题确实不大,但目前美国加州已经出现了政府破产危机,这说明地方政府的发债问题应该引起长远的重视。(记者徐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