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第四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展开,国内对中国金融业开放的反思再现。
最新被质疑的例子,便是美国银行(下简称“美银”)向中央汇金公司行使认购期权,购入60亿中国建设银行(下简称“建行”)H股。6月18日,建行H股收在6.48港元,这比行权价2.42港币高出了2.68倍。半月内,美银这笔投资获得账面收益243.6亿港币。
“如果仅从美国银行的收益率角度来算,(建行)的确是‘贱卖’了,因为其收益率将远远超过市场平均水平。”针对因低于市场价行权引发的外资入股国有商业银行“贱卖论”,建行首席财务官(CFO)庞秀生甫一落座便以玩笑口吻向本报记者“坦陈”。
6月13日下午,这位在建行供职28年有余、全程参与了改组上市的高管向本报记者披露了建行引资谈判、首次公开发行(IPO)、行权三个阶段定价的全部过程,用严密的逻辑、专业的财务分析和一系列数据,试图还原历史、解释质疑。
“价格的形成都是在当时的环境下买卖双方做出的判断,是一个利益平衡点,不同的时空,得出的结论是不可比的。”庞秀生强调,不管是由当前二级市场价格,还是H股和A股上市之间的差价得出的“贱卖论”,都是在不同的时间点讨论定价。
而随着建行、招行等首批中国商业银行走向国际资本市场,世界对中国银行业也正在“重估”。中国农业银行、国家开发银行,这些等待国际战略投资者“敲门”、进而海外上市的“新人”,当下如何定价才是“利益平衡点”?
也许,庞秀生介绍的经验,会对找到这个平衡点有所启示。
引资定价:双方都能接受的判断
《21世纪》:2004年建行开始引资谈判的时候,为什么要以净资产的1.15倍作为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定价呢?
庞秀生: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这是买卖双方都能接受的一个判断,并且经过公开市场竞争。
因为发行价肯定比引资价要高。当时我们的财务顾问摩根士丹利一个专家说,发行价高限是净资产的1.4倍(即市净率PB),低限1.1倍,1.4倍的概率比1.1倍要小。我跟中金(编者注,承销商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说,一定要卖到1.7倍,否则不上市。但我们心里还是没底,当时心里比较有底气的定价区间是1.3-1.6倍。
再看看我们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条件有多少。第一,必须是国际最出色的大银行之一,愿意转移技术和管理经验;第二,必须是所付金额大,且所占股权比例少;第三,必须长期持有;第四,要排除利益冲突和关键业务竞争。还有一条,不参与定价,但上市当天必须买5亿美元。
稍微有资本市场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每一条都要有价格折扣。交易的双方都力求最大限度保证自己的利益,经过反复讨价还价,折扣下来都能接受的价格就是1.15倍PB、1.16元。
当时我们找了20家国际机构,相当于市场公开竞标发售,能满足我们条件的、谈下来的,这个价格最高。
《21世纪》:那时20家机构的报价是什么情况?
庞秀生:那些机构的报价模式是做小额股权投资,当时没有超过5亿美元的,低的才1亿美元。然后要求拿我们一些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的领域,如信用卡、私人理财等出来做合资公司,他们的算盘是,如果投资达不到要求,可以通过业务赚回来。他们对投资结果也没有信心。
《21世纪》:除了1.15倍的市净率,还有别的价格指标吗?
庞秀生:现在大家认为我们定价只看净资产一个指标,可能吗?我们要综合考虑信贷成本、中间业务收入、财务成本、利息收入、市盈率、股本回报率、资产收益率、资产质量等一系列财务指标来判断。市净率只是国际上通用的一个比较指标,用它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个共同的语境。
《21世纪》:对这个定价,当时国内股东的反应如何?
庞秀生:即便是这个价格,我们另外三家发起人股东(上海宝钢、国家电网和长江电力)在股东会上也对此有意见,质疑为什么只能汇金转让,而不让他们卖。当时我很惊讶,这不是替你们着想吗?当时他们对投资建行的前景一直心存疑虑,这个定价相当于投资不到一年的时间获得16%收益率,它们不能不考虑(转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