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已成全球公敌,我国今年前5个月的CPI也同比上涨了8.1%,而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还停留在2007年底4.14%的水平,居民储蓄持续贬值。
“针对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金融监管当局应在必要时重新开办居民保值储蓄”。国家统计局总工程师郑京平日前撰文指出。
由于担心热钱涌入等综合性宏观因素,央行加息迟迟没有落子。而在此背景下推出保值储蓄,郑京平认为,不仅可以帮助民众抵消物价上涨所带来的隐性损失,而且对刺激消费、安定民生不无裨益,对生产领域的冲击也相对较小。
据悉,我国曾于上世纪50年代初和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两次实行居民保值储蓄,为解决居民储蓄存款利率倒挂(即负利率)问题,改变居民通货膨胀预期,对稳定居民储蓄消费行为、抑制通货膨胀,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果形势需要,仍有必要第三次推出居民保值储蓄。郑京平建议,根据当前国内外情况的不同,这次只要对2年 (至多放宽到1年)以上的长期储蓄存款实行保值。这样做,一是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与对居民储蓄存款全部实行保值的作用大体相当,而政府为此所支付的成本却大大降低。二是可以防止热钱流入,因为一方面,热钱一般不会作为长期储蓄存款;另一方面,可以避免由于大幅提高储蓄存款利率或人民币单边升值等抑制通货膨胀措施导致的热钱涌入.
更重要的是,根据郑京平的测算,目前推出保值储蓄国家财力能够承受得起。至2008年2月末,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为18.7万亿,其中定期存款11.7万亿(占62.6%)。假设在定期存款中,1年期以上的存款为65%,则为7.6万亿。当年通胀率达到8%时,扣除现有储蓄存款年利率4.14%,保值贴补率为3.86%,保值补贴款大约为2900亿元,只相当于2007年财政收入的5.7%。如果只对两年期以上的居民储蓄存款实行保值,则保值补贴款还要少一些。必要时,还可以通过提高存款利率,从而降低保值贴补率,降低财政负担。
不过,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教授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当前推出保值储蓄稍嫌早些。上世纪90年代,我国出现了恶性通货膨胀,1993、1994和1995年,我国CPI曾分别高达14.7%、24.1%和17.1%。“现在的通胀与90年代的通胀从绝对数量来讲是不能相比的”,郭田勇分析说,随着基数的加大,CPI增长率不是往上走而会往下降,尽管目前实际利率为负,但政府也在采取措施往下降,因此,现在推出保值储蓄还为时过早。“当然,如果未来通胀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或者攀升到两位数水平,那确实是应当考虑的。”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许小年教授也向本报记者表示,目前没有必要推出保值储蓄,因为推出之后如果通胀下来还要再减,不如加息。如果因为加息担心热钱流入,那就应当在加息的同时,让人民币大幅升值。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研究员邹平座表示,据他所知,目前金融监管层以及商业银行还没有考虑保值储蓄的事情,但他认为这种提法并不是没有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