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泰国央行确认本周一(6月9日)已在外汇市场对泰铢的快速贬值进行干预。
“周一早上,泰铢跌至5个月来新低的33.41兑1美元时,央行入场干预已是注定必要的。”泰国央行行长助理苏查达表示,“我们将调查外国投资者是否在投机泰铢。”市场数据显示,在央行入场以后的是日下午,泰铢交易稳定于33.22兑1美元。
在过去两年时间,泰铢与其他大多数东南亚货币,对美元曾保持较为稳定的年均升值10%的趋势,从今年1月2日的33.7256泰铢兑1美元开始,泰铢兑美元的中间价在2月1日、3月3日、4月1日分别稳步升值为33.1052、31.7003、31.5838,一个季度稳步升值6.3%。但是,受不断加剧的通货膨胀、股市动荡,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不稳定等因素影响,泰铢上个月开始转弱。泰铢由5月2日31.8402兑1美元快速贬值至6月9日的33.4304。单月贬值近6%。
“本次东南亚国家如果出现问题,形势与1997年会有很大差别。”6月10日,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对本报记者表示。作为1997亚洲金融危机期间IMF驻东南亚的代表,哈继铭对于东南亚经济今昔差别尤为强烈。
他表示,“本次危机的主要问题在于各国的财政赤字,而1997年则是财政和外贸双赤字。目前的东南亚、中印日韩,出现双赤字的国家只有越南和印度,泰国一度出现双赤字,但是很快又恢复到贸易盈余。”
“就经常账户的贸易余额而言,目前只有越南一个国家问题比较大,其外汇储备只相当于2-3月的进口支付。中国、马来西亚等大多数国家这个数据都超过或接近12个月,相对比较安全。”他说,“而且如果是外汇支付的流动性危机,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清迈协议》建立800亿美元区域外汇储备库将发挥重要作用,从而抑制此类危机的发生。”
“东南亚和印度真正共性的问题是财政赤字与高通胀,而且财政赤字又都与高油价引发的巨额石油财政补贴有关。”哈继铭续称,这在相当大程度上形成矛盾,补贴形成财政赤字,进而引发通胀,不补贴则高油价直接形成通胀。由此,本次亚洲各国货币所经历的危机或者危机征兆实际上是,高油价导致各国高通胀,进而改变各国货币的内在价值后在外汇市场上的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