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所市场质量报告(2008)显示沪市流动性上升深度依然不足
上证所创新实验室昨天发表《上海证券交易所市场质量报告(2008)》。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报告认为,2007年,上海市场流动性进一步上升,交易的间接成本(价格冲击成本)显著下降,特别是大宗交易成本较2006年显著下降。但与国际主要证券市场相比,沪市的市场深度仍相对不足,价格冲击成本较大,流动性和市场效率不足对证券市场将带来多方面的危害。
报告显示,2007年上海市场流动性进一步上升,价格冲击成本显著下降。以交易10万元股票的价格冲击成本为例,1995年高达199个基点,2006年下降到31个基点,2007年进一步下降到了20个基点。但2007年沪市的流动性指数(使价格上涨1%所需要的买入金额和使价格下跌1%所需要的卖出金额)有所上升,2007年比2006年上升了119%,比1995年上升了369%。
总体来看,上证50成分股流动性成本最低,上证180成分股(不含上证50成分股)次之,B股和ST股票(含*ST股票)的流动性成本最高。此外,流通市值越大、股票价格越高,则流动性成本越低。从按行业分组情况看,金融、保险业及采掘业的流动性成本最低,传播与文化产业及信息技术业的流动性成本最高。另外,2007年沪市的相对有效价差进一步下降,订单执行质量良好。
报告特别指出,2007年沪市大宗交易成本较2006年显著下降。2006年,买卖300万元股票的价格冲击指数为261个基点(买与卖成本平均值),2007年下降到了140个基点。从买卖方向看,大宗交易的买入成本要大于其卖出成本,以2007年为例,买入300万元股票的价格冲击指数是卖出等额股票的119%。其中,上证50成分股大宗交易的流动性成本仍为最低,上证180成分股次之,ST股票和B股的流动性成本最高。ST股票大宗交易成本为上证50成分股的6倍,B股大宗交易成本为上证50成分股的5倍。
值得注意的是,自2006年以来,上海市场的波动率有所上升。2007年的日内波动率、日内超额波动率及日内收益波动率分别比2006年上升了52.4%、57.5%和43.2%。造成波动加大的可能原因包括宏观面(如货币供应量持续增加、流动性过剩)、投资者结构变化(大量个人投资者直接进入市场)以及国际市场影响等多个方面。市场波动增加也对二级市场定价效率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近十多年来,上海证券市场定价效率得到显著提高,但相比2006年,2007年市场定价效率有所下降,定价误差略有增加。
报告认为,尽管近十多年来上证所市场质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与国际主要证券市场相比,市场深度仍相对不足,价格冲击成本较大。对较大额(如10万元)的交易而言,上海市场的流动性成本不仅高于德国、东京、纽约、泛欧、伦敦、纳斯达克等成熟市场,也高于印度、墨西哥等新兴市场。
报告指出,流动性和市场效率不足对证券市场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从短期看,低流动性和定价效率不足助长了投机和市场操纵行为,影响证券的正确定价,加大投资者的交易成本,限制一级市场的发展(影响发行成本,加剧大盘股发行对市场的冲击),影响到公司的治理和管理(高流动性的市场可增强股东监督公司能力,提高公司控制权市场的效率),也增加了监管者的监管成本(高流动性市场的监管以信息披露和内幕交易为重点,而低流动性市场还必须把价格操纵作为监管重点);从长期看,必将影响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和国际竞争力。
报告因此建议,当前需要积极采取措施,提高我国股市的流动性和市场效率,包括进一步完善市场产品结构、完善发行监管制度、改善投资者结构、稳步推进股市国际化进程、创新交易机制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