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个星期来,海外股市强势上涨,内地的QDII产品也“水涨船高”。但在这个情况下,已有QDII产品等不到海外股市回暖而“在黎明前倒下”了。3月26日,民生银行的非凡理财“港基直通车”QDII产品由于净值低于50%而进行清盘。这是中国国内首只因亏损严重而被迫清盘的理财产品。
据悉,中国国内的QDII产品基本都面临着普遍亏损,多数亏损在15%到40%之间,最严重的亏了60%,只是由于还没有达到产品设计的清盘条件,没有被迫清盘。从基金系QDII情况来看,截至3月底,嘉实、南方、华夏、上投摩根等5只QDII基金最近3个月的回报率平均是-26.76%,考虑到今年以来人民币对港币已经升值了4%左右,以人民币来衡量,这5只基金最近3个月平均亏损了30%以上。
QDII遇挫
民生银行这只QDII产品于去年10月份推出,3月26日因触及50%下限的止损位,被迫清盘。对此,民生银行金融市场部总裁严骏伟表示,民生银行这款产品出现亏损的主要原因就是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全球股市的调整。“港基直通车”投资标的是霸菱香港中国(欧元)基金,主要投资对象是香港和中国内地股票市场。3月18日,香港恒生指数高开低走后,创下7个月来的新低20572.92点,而霸菱香港中国(欧元)基金净值也创出历史低点。
事实上,民生银行这款理财产品清盘的消息并没有出现在民生银行网站的首页上,记者点击“理财”板块,在“非凡理财”这个子目录下,才看到一则3月19日发布的《“港基直通车”产品触发终止公告》。从这则公告中,记者了解到,这款理财产品于2007年10月30日起息,产品期限1年,产品投资标的为霸菱香港中国(欧元)基金。该理财产品的触发水平上限为118%,触发水平下限为50%。根据相关条款规定,如果产品净值等于或大于触发水平上限,或者等于或小于触发水平下限,则当日为触发日,该日之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为触发终止日,银行按照触发终止日基金净值计算产品净值。根据相关统计,3月18日“港基直通车”产品净值为49.89%,低于触发水平下限。因此银行以3月19日基金净值计算产品终止净值。这就意味着,投资这款QDII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只能以一半的价格提前终止自己的投资。
记者致电民生银行的客服电话时,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我省的清盘相关工作已经开始,如果有客户购买了该产品,可以携带当初的购买合同,到民生银行的营业厅办理退费手续。而根据产品合同,客户是可以选择继续持有或者清盘;至于亏损银行方面会否补偿,这位工作人员表示,根据合同约定是没有的。
事实上,“港基直通车”只是银行QDII表现的一个缩影,据近期数据显示,工行、中行、交行、招行的QDII产品均亏损15%至40%不等,这些产品只是目前尚未达到清盘条件,但不代表未来没有清盘的可能。
分析人士称,市场不好,以及相对美元不断升值的人民币,大多数QDII需要在投资海外前先进行购汇,因而带来了“不可避免的”汇率差风险。这两个理由成为中资QDII发行机构对普遍亏损的标准解释。
分析人士认为,民生银行该款QDII产品在相应的投资运作环节中暴露出一些缺点:对国内市场了解较多但对国际市场形势把握不够,产品的买入处于高点,而清盘时处于低点,给客户带来了近50%的亏损。但同时,QDII产品的清盘也属“照章办事”,与合同本身不相悖,可以说是合法的。
QDII类产品存在先天不足
数据显示,2006年,银行QDII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仅为23款;2007年,银行QDII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一举突破190款。特别是2008年1月份,银行QDII理财产品发行数量达到70款。专家对此表示担忧,他们认为,银行QDII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屡创新高,带来的直接问题是商业银行在投资经验与技术的积累、人员储备、投资者偏好和能力调查等方面的准备难以跟上,诸多投资者缺乏识别、认知和承受投资风险的能力。更令人担忧的是,目前的QDII业务中,境外投资顾问合作机构扮演重要作用,内地机构对模拟投资组合的及时性、公正性等缺乏考核手段,这种QDII操作模式也令人担忧。
去年5月,中国银监会放开银行系QDII投资范围,此后共有14家中资银行和4家外资银行发行了QDII产品。业内人士估计,银行系QDII的规模逾千亿元。同年7月,证监会则推出基金和券商两大系列的QDII产品指引。仅去年下半年至今,新发行的5只QDII基金募资规模就逾1200亿元人民币。这一规模已经与银行系QDII规模不相上下。
目前,获得QDII资格的机构包括16家基金公司、6家券商、23家银行和2家信托公司。研究机构预计2008年QDII获批额度将逼近千亿美元。多家保险公司也已经获得了海外投资的换汇额度,在研究保险系的QDII产品。
分析人士称,从民生银行这一事件透露出来的QDII类产品的设计缺陷应当引起注意。由于缺乏有效的补救条款以保证客户损失最小化,使得客户对银行理财能力的信任度降低。根据合同,客户仍可选择对风险屈服即时赎回,也可选择继续持有、交付投资机构继续运作以等待今后可能出现的高位。但此期间的大幅亏损不可避免。银行方面的“清盘”虽与合同相符,合法但不合理。探讨造成亏损的原因不能只归咎于市场的动荡,还应看到银行方面在设计理财产品时的专业性、全面性的考量缺失。
为什么没有一些强行的止损措施,可以将投资者的风险降到最小?“我们也很痛苦,但一旦平仓就是既成损失,当时总寄望于市场会反弹,”某银行国际业务部代客理财处负责人曾经表示,“我们遭遇了极端环境,但没有一点保护的办法。因为事先没有这样的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