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A601857)已经成为中国股民2007年的最大伤痛,"亚洲最挣钱的公司"高开低走后套牢了无数的中小投资者。从其具有操纵迹象的走势看,难以说服受伤的投资者相信里面不存在"阴谋"。虽然亢奋的投资者被套咎由自取,但是,那些操纵者和鼓吹者更应该受到谴责和惩罚。
最新的信息表明,瑞银证券作为中石油A股联合主承销商,其母公司旗下UBS AG 100%控股的资产管理公司、金融服务公司等10多家机构,早在中国石油A股招股说明书正式公布前就联合搜集中石油H股筹码。当然,公司严格的"隔离墙"制度可以令瑞银的投行部门与自营部门、资产管理部门避免内部交易、市场操纵及其他类似非法行为的发生。但是,出现的"巧合"却加深了市场的疑虑。
现在没有任何证据认为瑞银导演了中石油的悲剧,瑞银也没有如此大的力量,尤其是"惨案"发生于瑞银无法大规模触及的A股市场,但瑞银很难推卸为A、H股两地套利投机资金推波助澜的责任。众所周知,内地宣布将实施港股直通车后,有研究认为约1万亿元人民币资金涌入港股。由于两地上市的A+H股,尤其是大型央企,H股股价远远低于A股,因此,港股被认为具有较大上涨空间,而投机资金拉涨H股,也同样助涨A股,实现两地套利,这起初在金融股迹象比较明显,当中国神华、中国石油等能源股内地上市前后,追求两地套利的资金更是汹涌而入。
这并非内地资金的独角戏,国际游资和外资机构也顺势而为,甚至更早布局,以获取投机暴利,一些国际金融巨头的投行和资产管理部门均有参与,虽然难言违规,但有滥用信用之嫌。此间瑞银投行部门表现令人难以恭维,10月11日,瑞银亚洲矿业主管白仲义在其撰写的研究报告中,将中国神华H股的目标价从此前的35.15港元陡然提升至令人不可思议的101港元,引起市场非议,一些机构批评它煽动市场非理性情绪。而在最近,瑞银将中国石油H股的评级从中性上调至买入,理由之一是母公司可能注入对政治因素敏感的石油资产,如位于苏丹大约500万桶的可采石油储量。将局势动荡且备受争议的苏丹石油资产注入国际化上市公司的可能性几乎没有,瑞银只不过为唱多寻找理由。
到底是谁制造了中石油的悲剧?这是一个"罗生门"似的谜题。毫无疑问,一批来自不同地方且规模巨大的资金在两地套利炒作上意外共谋,在中石油H股、涡轮以及抬高A股开盘价格上联动投机,实难找出明晰主角。但是,A股高开以后又是被谁操纵呢?最近,有投资者发现一个神秘的A28090席位,在几个主要指标股上疯狂做空。以中石油为例,11月5日以比H股价格高1倍的48元高价登陆A股市场时,该席位并未逢高套现,仅在第二天股价跌至40元一线时抛出14.79亿元,之后便一度销声匿迹。当上证综指11月28日开始进入反弹后,该席位却又再度发力,分10天集中抛售中国石油,并且是股价越低,抛出数量越多,行为莫名其妙。
中石油股价显然已被操纵,开盘价如此之高并非散户所能为,11月19日计入指数前,中石油股价围绕38元震荡,而入指后,几乎一路不停地做空至30元搭建平台,大盘相应下挫400点左右。在机构投资者看来,目前蓝筹股泡沫遭集体释放的情况下,中石油30元的价格仍然不具有投资价值,即如果没有彻底释放泡沫,中石油不具有上涨的空间。悬停在30元平台的中石油似乎是在等待股指期货的推出,因为到时选择向上做多至40元或向下做空至20元都有可能,投机价值更大。如果操纵者当前令中石油破位下行,不仅流失廉价筹码,也可能因机构投资者建仓而丧失主导力量。
从开盘两日高达60%以上的换手率估算,以目前30亿股的流通量,至少有1/3多套牢在40元上方,这意味着,如果未来操纵者在20-40元之间运作,中石油流通筹码比实际数量大幅减少,更易于操纵,操纵者也可在其主导的区间洗低成本价格,并可在境内外指数产品获利。问题是,在散户账号占绝对数量的情况下,谁是操纵者,这是一个谜题,除非监管层进行不懈的调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