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经济适用房将开启“租赁门”,保障低收入人群需求。
日前,北京市建委透露,未来经济适用房的供应模式将发生转变,由销售为主过渡到租售并举。这一消息令许多买不起房的老百姓大为期盼。
我国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实行经济适用房制度,目的是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难的问题。但随着时间推移,在具体实施方面也逐渐暴露出不少问题,如建设标准缺乏有效控制,房间超大、装修豪华、分配过程中存在弄虚作假等现象,中低收入家庭其实未必就是真正的受益者。目前全国各大城市房价坚挺,即使经济适用房售价也要几十万元,低收入人群怎么买得起?更可怕的是,一些人不顾经济能力盲目“抢政策”,结果沦为“房奴”。这种结局,显然与政府的愿望南辕北辙。
实事上,解决中低收入者住房问题,并非出售经济适用房一条路。有资料显示,美国家庭拥有自有产权住房大约是60%,瑞士是42%,英国是46%,丹麦是全民租房,而我国城镇居民房屋私有率目前已高达65%以上。房屋属于高端不动产,发达国家尚且租房大于买房,对于我们这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政府保障住房走“以租为主”之路无疑更为切合实际。
除了开启经济适用房“租赁门”之外,政府还应该进一步扩宽思路,大力推动和发展房屋租赁市场,形成保障性廉租房、出租型经济适用房、普通商品房租赁的多元化房屋供应体系,促进住房市场由“以售为主”向“以租为主”转变。这样做还有利于摆脱房价不断攀升的困境,引导市民改变置业传代的传统观念,调整家庭消费结构,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
有房住与买房哪个更重要?恐怕没谁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我以为,政府经济适用房开启“租赁门”是务实之举。(纪卓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