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昨日(4月5日)宣布,从4月16日起再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今年以来第三次、去年6月以来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这会是今年紧缩性货币政策的终结吗?
接受记者采访的一些专家指出,央行在今后几个月仍有可能继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且不排除加息的可能性。
央行剑指流动性
投行人士认为,尽管时机有些出乎意料,但是央行上调准备金率其实在情理之中,并且有防患于未然之意。
前两个月合计新增信贷规模高达9814亿元,比2006年同期高出2665亿元,创出历史同期新高。与此同时,今年前两个月累计实现贸易顺差396.1亿美元,其中2月份实现贸易顺差237.6亿美元。
中信建投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诸建芳认为,从前两个月的外贸顺差数据来看,央行收紧流动性的压力仍然很大,并且同期新增贷款的数据也不容乐观,这可能是央行选择再次动手的原因。他猜测,央行或许已经大概掌握了3月份的新增贷款数据。
花旗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表示,央行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举动业界早有预期,按照花旗银行的预期,央行年内还将提两次存款准备金率。但他同时表示,央行此次的调整动作比其预想的节奏要快一些,这显示了央行迫切控制流动性过剩的决心。
事实上,在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前几天,央行曾多次提到目前面临的流动性过剩压力。
在上周末举行的第三届中国金融(专家)年会上,央行副行长吴晓灵表示,加强流动性管理仍然是人行今年面临的重要任务。如果贸易顺差持续加大,人行的对冲力度也会加大,并需要适当地提前预调。人行将综合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和货币掉期等多种工具来收回流动性,而不会只倚赖其中某一种工具。
本月2日召开的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一季度例会也指出,当前我国经济仍面临着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国际收支不平衡等问题,应加强本外币政策的协调和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的预见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保持价格稳定。
谈及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股市的影响,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至多只会引起短期波动。
加息可能性仍然存在
年初以来,央行已经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这会是今年紧缩性货币政策的终结吗?接受记者采访的一些专家指出,央行在今后几个月仍有可能继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且不排除加息的可能性。
诸建芳认为,如果流动性继续增加,央行毫无疑问还会综合采取包括存款准备金率、定向增发、货币掉期等多种措施继续对冲。“但是,这个过程中还要考虑到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筹建进度,因为它的运行也可以化解一部分流动性。”
他认为,二季度顺差、信贷、通胀形势如果仍然不容客观,央行可能仍要选择加息。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认为,目前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空间依然很大,接下来年内可能还有3次左右的法定准备金率的提高。
哈继铭同时指出,除了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外,最主要提高利率和汇率水平,即加速人民币的升值步伐和采取加息的手段。“我判断,接下来利率还会有两次的提高。上半年一次,下半年一次。不能排除4月份加息的可能性。”他表示。
沈明高则认为,要遏制流动性过剩问题,比较有效的方式是控制资金的源头,通过人民币升值使外贸顺差不再扩大。
3月份CPI涨幅或超3%
2月份的CPI同比上涨2.7%,距离3%的“高压线”仅有一步之遥。多位分析师也在近日预测说,3月份的CPI将超过3%。
哈继铭指出,通胀压力可能会有一个比较大幅的上扬,主要是两类成本在推动。一类是食品价格,尤其是粮食价格的上扬。他认为,粮食价格本身还有上涨的空间,各种粮食产品明年的期货价格也明显在上升。此外,粮食价格的上升也会逐渐传导到非食品价格上去。
第二类成本推动因素来源于资源价格,包括天然气,水、成品油、电等。他认为,这些资源价格综合来看偏低。
业内人士指出,今明两年通胀压力还比较大。这也使得市场对于加息的预期进一步增强。哈继铭指出:“从长期来看,利率水平当与投资回报率相匹配,短期来看,当随通胀水平调整。现在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来看,利率水平都需要上调。”他指出,加息本质上还可以抑制投资的过快增长,使得老百姓对于资产的投资更加趋于理性。(但有为 苗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