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国债市场高位震荡,市场资金充沛。周一上证国债市场小幅上涨,上证国债指数开盘于111.84点,高开0.07点,盘中最高探至111.84点,最低探至111.72点,收盘报111.81点,上涨0.04%。为期一周的农历新年假期过后,上海交易所国债指数开盘即创历史新高111.84点。市场成交清淡,全天共成交31万手,萎缩55.71%。从盘面上看,交易中的54只国债,有8只上涨,5只持平,23只下跌,18只未成交。长期债跌幅居前。长期债05国债(4)跌0.53%,列跌幅首位;5年期国债04国债(8)上涨0.21%,列涨幅首位。周二上证国债市场小幅下跌,债指震荡走低,国债指数开盘111.81点,早盘小幅走高,随后震荡走低,收于111.72点,跌0.09%,全天成交4.4亿元,市场处于观望状态。从盘面来看,仅有少数短期券种小幅飘红,而中长期券种成为做空的主要力量,交易中的54只国债,有5只上涨,2只持平,29只下跌,18只未成交。010107券、010213券等跌幅较深。周三上证国债市场小幅下跌,上证国债指数开盘持平于111.72点,盘中最高探至111.73点,最低探至111.65点,收盘报111.71点,下跌0.01%。市场成交活跃,全天共成交96万手,从盘面上看,交易中的54只国债,有21只上涨,1只持平,13只下跌,19只未成交。03国债(3)列涨幅首位;10年期国债05国债(1)列跌幅首位。周四国债指数开盘111.72点,盘中震荡整理,收于111.75点,涨0.03%,全天成交4.5亿元,活跃性降低。市场成交清淡,全天共成交45万手,萎缩53.13%。交易中的54只国债,有13只上涨,5只持平,20只下跌,16只未成交。从盘面看,长期券种依然处于调整态势,中短期品种有所企稳,010112券、010410券等小幅走高。周五上证国债市场小幅上涨,上证国债指数开盘于111.76点,高开0.01点,盘中最高探至111.82点,最低探至111.69点,收盘报111.80点,上涨0.04%,已连续第二个交易日出现反弹。市场成交量萎缩至24万手。从盘面上看,交易中的54只国债,有24只上涨,3只持平,10只下跌,17只未成交。7年期国债05国债(5)上涨0.90%,列涨幅首位。
本周共有1510亿元央票和回购到期,加上周二发行的450亿元一年期票据,本周回笼资金1140亿元,若考虑到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所回笼的1700亿元,本周央行已经净回笼了2840亿元资金。但国债市场并为受到波及,反而小幅反弹,可见市场资金的充沛。中国人民银行与劳动保障部日前联合发布了《关于企业年金基金进入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有关事项的通知》。今后,凡是合法建立的企业年金将均可以进入银行间债市进行投资、交易,这意味着企业年金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渠道将被完全打开,非金融类企业的企业年金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将获放行。国债走势受到央行允许企业年金基金进入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举措影响较小,因新资金流入规模相对较小。
国家统计局公布了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报告指出了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经济结构矛盾突出。从价格趋势看,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5%,其中粮食价格对其的推动力最强;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远远落后于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涨幅,其说明下游企业利润压缩,部分上游通胀风险被消化;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1.5%,对于高速增长的固定资产投资来说,其对价格的推动还未完全形成,产能过剩对价格有一定抑制作用。其次,市场流动性十分充足,去年末国家外汇储备10663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475亿美元,外贸顺差及人民币升值态势延续,截至前个交易日,人民币兑美元已升值到7.74。由于对冲外汇储备所产生的流动性过剩压力使得央行未来的调控压力较大,央行不会将利率作为主要的调控工具,数量型的回笼手段可能是首选,此外,如果合理利用这部分资金也将是外汇局关注的问题。总的看来,经济仍然保持高增长态势,固定资产投资、原材料上涨、资产价格溢价等因素对价格产生的推动力未完全形成,预计在中期内,CPI将呈现温和上涨态势。
近期债券市场表现平稳,虽然市场对于紧缩性货币政策依然有浓重预期,但是收益率曲线保持稳定,回购利率的下行在短期内激励了短期债券品种的价格小幅度上行。目前对于政策面的判断市场还处于摸索之中,短期内债券市场依然会保持相对弱势的格局。在今年第二次正式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债市两个交易日均风平浪静,央行所回收的近3500亿元资金对于市场庞大的流动性来说,影响并不明显。从一季度的资金供给需求看,市场基本达到平衡状态。从市场供给看,由去年一季度的发债规模推测,今年一季度将发行1000亿元国债,金融债、企业债和短期融资券发行规模分别为800亿元、4005亿元和560亿元左右;央票发行规模约为12500亿元左右,照此推测,一季度市场供给将达到18860亿元。再从资金需求看,一季度将有9960亿元央票及1006亿元国债到期,商业银行存贷差形成的缺口约为6300亿元,估计有5000亿元可投资于债市,保险公司等机构可增加600亿元左右投资,总的看市场直接需求将达到16560亿元,若不考虑政策性因素,市场供需基本持平,国债市场的走势将更多受到消息面的影响。
节前,央行公布了一月份金融运行数据,结合宏观数据看,几点值得注意。一是,春节因素使得数据有低估的可能性。由于去年春节在1月份,由此增加的流动性及物价涨幅相对较大,而今年的春节在2月,因为一月相对来看CPI涨幅偏小,M2货币增长并为出现明显的下降。在此前提下,物价走高的可能性较大。二是,信贷反弹,可能刺激原材料价格上涨。新增贷款数量反弹,中长期贷款在新增存款中占了大部分,将直接带动投资的反弹,而投资升温将使得原材料需求增加,刺激价格走高,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7%,钢铁、有色金属价格涨幅均有所加快。由此看来,若CPI打破温和上涨的态势,不排除一季度加息的可能性。
尽管债市受到流动性支撑具备高位运行的基础,但受到物价上涨、投资反弹紧缩力度加大等利空因素影响,中期也存在调整的可能性。央行行长周小川日前表示,央行将密切关注物价上涨动向,并称,若通胀上升,应考虑利率在内的政策。周小川有关将密切关注物价上涨动向的言论或强化投资者对央行年内仍可能择机加息的预期。投资者预计,因春节错位因素,2007年2月份CPI有望在1月上涨2.2%的基础上走高。根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1月份CPI同比上涨2.2%,比起去年12月份的涨幅2.8%明显回落。其中城市上涨2%,农村上涨2.6%,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更高。从具体数据看,食品价格同比上涨5%,涨幅仍较大,非食品价格仅上涨0.7%。粮食价格上涨6.9%,油脂价格上涨16.7%,肉禽及制品价格上涨13.5%,鲜蛋价格上涨21.4%,但鲜菜价格却下降11.9%。总的来看,食品价格仍然是拉升物价指数的主要动力。CPI涨幅单月回落并不意味着通胀风险的警惕可以放松。CPI涨幅的回落主要与去年同期较高的比较基数有关。由于去年春节在1月份,节日消费效应导致消费价格明显上涨。而今年1月份没有春节消费的刺激,物价上涨幅度相对回落。
从国债市场来看,前期指数的调整使得债券收益率提高,市场成交随之放大,表明机构承接力度较强,银行等机构配置要求仍较强。但随着国债指数的推高,价格重心逐步上移,资产泡沫也逐步产生。在央行调控将加强的预期下,投资者目前入市的风险相应增大。(中银国际/吴东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