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经初步核定,200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24.4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35.5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504.0亿元,增长18.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584.9亿元,增长13.6%。一、二、三产业比例关系为7.1∶45.2∶47.7。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26527元(按2007年平均汇率折算为3634美元),增长13.7%。
民营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691.9亿元,增长21.2%,占GDP的比重为50.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6.7%,拉动GDP增长10.2个百分点。
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取得新进展。年末全市从业人员达687.1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6.99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达360.17万人,增加50.08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4.5万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6.6万人,“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2.7万人。失地农民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新增11.0万人。农村劳动力劳务输出人数达158.1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7%。
市场物价上涨较快。受食品类价格大幅上涨影响,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5.2%。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2.4%,衣着类上涨1.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2.7%,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7%,交通与通讯下降1.7%。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2%。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6%。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6.5%。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5.4%。
企业家对经济增长保持较强信心。2007年4季度全市企业综合生产经营景气指数、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为143.99点和143.93点,两大指数均达到近年最好水平。
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物价上涨过快,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依然比较突出。
农业
农业经济平稳发展。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402.09亿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种植业185.94亿元,所占比重由上年的48.6%下降为46.2%;牧业实现产值193.73亿元,所占比重由上年的45.4%上升为48.2%。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80.93万公顷,减少0.7万公顷,其中粮食播种面积46.3万公顷,减少0.44万公顷。粮食总产量274.76万吨,增长3.6%;油料总产量21.65万吨,下降2.0%;肉类总产量123.29万吨,增长6.9%。完成造林面积6311公顷,其中退耕还林面积39公顷。
农业产业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全市有年产值或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市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205个,比上年增加24个,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户135.2万户,带动面达65.0%。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全年农村用电量达29.4亿千瓦时,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55.55万千瓦,增长3.3%,农用大中型拖拉机9506台,小型拖拉机26014台,农用载重汽车5548辆。
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稳定增长。全市工业实现增加值1173.4亿元,比上年增长22.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上年的47.6%提高到49.0%,带动经济增长7.5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980.5亿元,增长26.3%。工业企业产品产销率达96.8%。
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轻工业完成增加值370.7亿元,增长22.6%;重工业完成增加值609.8亿元,增长28.7%;重工业发展快于轻工业6.1个百分点。从产业看,全市电子通讯产品制造业、医药工业、食品饮料及烟草业、机械工业、石油化学工业和建材冶金工业六大重点行业完成增加值763.8亿元,增长25.5%,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7.9%,其中电子通讯产品制造业、建材冶金工业和机械工业增长较快,增速分别为36.1%、29.7%和26.4%。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51.4亿元,增长54.4%;完成新产品产值578.9亿元,增长47.0%。从经济类型看,股份制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601.2亿元,增长29.9%;“三资”企业完成增加值166.5亿元,增长28.1%;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255.1亿元,增长14.7%。民营工业企业发展较好,完成工业增加值671.9亿元,增长32.6%;主营业务收入完成2018.9亿元,增长47.8%,利润增长62.4%。
工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209.9%,比上年提高29.0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为60.4%,总资产贡献率为13.9%。全年实现利润178.9亿元,增长65.1%;实现利税308.6亿元,增长45.7%。企业亏损面为19.5%,比上年下降1.6个百分点。
建筑业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30.6亿元,比上年增长8.0%。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1040.6亿元,竣工产值467.8亿元。建筑企业施工面积达10283.3万平方米,竣工面积达3333.2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94.7亿元,比上年增长26.1%。民间投资完成1461.5亿元,增长39.2%。全年新增固定资产696.4亿元。
分产业看,一产业完成投资30.4亿元,增长23.5%;二产业完成投资763.9亿元,增长43.9%,其中工业投资746.5亿元,增长43.2%,快于总投资17.1个百分点,占总投资的比重由上年的27.5%提高到31.1%;三产业完成投资1600.4亿元,增长19.1%。
分行业看,制造业投资增长较快,完成投资682.0亿元,增长43.3%;电力煤气及水生产供应业投资54.1亿元,增长12.6%;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443.1亿元,增长6.3%。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教育业和交通运输仓储邮政通信业投资分别下降1.0%、3.6%和22.8%。
全年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施工项目4346个,比上年增加392个;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4292.5亿元,增加607.3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2266个,计划总投资达848.5亿元。
全年完成新建项目投资1029.5亿元,增长33.0%;改建项目投资139.9亿元,增长0.6%;扩建项目投资185.6亿元,下降19.2%。成铁枢纽北编组站已竣工投入使用;成都成芯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形成1.3万片芯片的产能规模;成都华融化工有限公司经过PVC生产线改造达到年产8万吨PVC树脂规模。
房地产开发投资继续保持高增长。全市完成房地产投资909.9亿元,增长47.0%。房地产销售稳定增长,全年含预售在内的商品房销售面积达2243.3万平方米,增长46.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达2101.7万平方米;实现商品房销售额957.1亿元,增长73.8%,其中住宅销售额达880.6亿元。
金融、证券和保险
金融平稳运行。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39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1.4%,其中企业存款2452亿元,增长33.2%;储蓄存款2466亿元,增长7.2%。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119亿元,增长23.8%。个人消费贷款余额874亿元,增长60.1%,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794亿元,增长64.6%。全年金融机构现金净回笼175亿元。
证券市场稳步发展。年末有证券营业部80个,证券从业人员达2764人。证券投资者164万人,增加35万人;全年证券交易额达22705.3亿元,增长3.8倍。
保险业务增长较快。年末全市有保险公司36家,比上年末增加5家。全年保费收入137.5亿元,比上年增长39.3%。其中,财产类保险公司保费收入42.0亿元,增长40.6%;人身类保险公司保费收入95.6亿元,增长38.7%。各类保险赔偿与给付支出35.3亿元,增长62.0%。其中,财产类保险公司赔偿与给付支出18.3亿元,增长32.8%;人身类保险公司赔偿与给付支出17.0亿元,增长1.1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