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应该加强和改善资本跨境流动
《21世纪》:您刚才谈到了升息,谈到了汇率,但保尔森出任美国财政部长后似乎中国金融业和证券业开放的话题日益成为了焦点,不知道您怎么看继续开放这个问题?
余永定:中国在加入WTO的时候已经做了开放金融服务业的承诺,所以中国应该执行它的承诺,言必信、行必果,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中国的资本市场是非常不完善的,中国的银行体系也是非常脆弱的,美国在这方面是极其强大的超级力量(Super Power),中国没法跟美国竞争,在这个问题上还是要谨慎为好,我是不主张摸着石头过河的。人民币实现可自由兑换,这应该作为中国整个改革过程中最后一步,当我们宣布人民币可以自由兑换之时,就是中国已经基本完成了市场化改革之日。
不能轻易实施资本流动的自由化,因为现在我们有很多问题还没梳理清楚,各种漏洞还很多。我们现在的统计工作问题很多。对于国际收支中正常资本流动和投机资本流动的大致比例,经常项目中隐藏的投机资本到底有多少等等都说不出个所以然。心中无数,就不能闭上眼向河里跳。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国之所以没有像东南亚其他国家那样倒下去,最关键是中国有资本管制,所以外资和内资不可能一下子流出,使人民币不得不贬值,然后导致国内的金融危机、经济危机。而香港在1998年的时候是非常危险的,虽然香港有非常成熟的金融市场,有非常完善的银行体系,在那种情况下,香港之所以能够保卫住港币,也是千钧一发,非常紧张的,如果当时港府做出一点错误的决策,那么港币也会被攻破。所以在资本项目自由化方面我们必须采取比较谨慎的态度,是要开放,但要坚持渐进地开放。今年2月我在曼谷开会,当时亲历危机的泰国经济学家一再强调要加强资本的跨境管理。一位十分重要的泰国经济学家对我说,泰国的危机应该定义为“资本项目危机”。
一些中国经济学家对升值十分反感,但却对进一步开放金融十分赞成。准备用开放金融换取美国“容忍”人民币不升值。我赞成按WTO承诺逐步开放金融,但认为以开放金融来换取不升值的思路是完全错误的,是本末倒置。
《21世纪》:有人认为中国过去外汇储备较少,今天已经超过1.2万亿美元了,足以应付金融风险,所以在资本跨境流动上没有必要那么谨慎,您觉得呢?
余永定:我不这么看。举一个例子,假设现在人民币完全可以自由兑换,那么必须要看到这么一种情况,现在的居民存款大致是2万多亿美元,这个存款绝大部分都是人民币存款,中国人是比较注意规避风险的,它有一个投资组合,如果允许人民币自由兑换,那么储蓄者就会要主动持有一部分美元的资产,这是毫无疑问的。
但中国又有一个情况,大多数存款是少数人拥有的。许多报道说,80%的存款由20%的居民持有(我不敢肯定)。富有的居民规避风险的意识应该是比较强的,如果允许,他们肯定把投资组合的1/4变成美元,那么2万亿美元中就有5千亿要流出了。
第二是去年上半年外商企业利润的汇出是133亿美元,那么加起来一年它怎么也有200亿到300亿美元,中国的FDI存量应该至少有6000亿美元左右(可惜我们得不到官方的可靠统计),FDI的利润率按照世行的调查是22%。那么这6000亿的20%,就是1200亿,如果这一年它要全部汇出不再投资了,这就是1200亿美元。
第三,中国大企业有大量现金,如果出现问题,你能保证他们会为国家利益做出“牺牲”吗?
如果资本自由化了,那么这些人出于合理的经济动机,例如,调整资产组合,实现资产多元化。那么,由于“合成推理的谬误”(对个体而言是正确的东西,如果推广到全部,则很可能是错误的,此处意指个人出于降低风险等考虑将本币换为外币的行为是理性的,但假如所有人都如此行事,则本币和经济将面临困境和危险,并不一定是理性的行为——编者注),我们就有可能面临资金大幅外流的情况。如果这个时候经济正好出现了问题,大家都要纷纷往外跑——一般而言,资金在经济好的时候不出来,不好的时候才出去,这么一下要跑多少?不能想象。
如果你说还有一个办法,像香港,提高利率,香港在1998年的时候,银行间同业拆借利息率提高到300%,中国能吗?中国的利息300%,所有的金融机构都得垮了,企业也垮了,整个中国都会出现资本外逃,所以那个时候我们没有手段阻止这个流动,只能允许人民币的大幅度贬值。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国内的通货膨胀可能也会大幅度上升,那么人们就更加对人民币不信任,就更得跑了,它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这种后果你不能不预想到的,它可能不发生,它发生的概率很低,但中国这么一个大国,千分之一的可能性都要考虑进去,因为到时候没有人能够救你。在目前情况下,资本管制绝不能放弃,否则中国就丧失了自己最后的防线。
《21世纪》:对于抑制目前经济中的泡沫问题,您是持一个相对来说乐观一些的态度,还是像有人认为的那样,太晚了呢?
余永定:我不悲观,我们有办法解决这些问题。虽然实际晚了一点,晚做总比不做好。
此外,人民币升值也晚了一些,在2003年辩论人民币升值的时候,许多人说绝对不能跟美元脱钩,一脱钩就有什么灾难性的影响,等等,实际情况又如何呢?2005年的净出口增长了两倍左右,去年又是75%,今年年初又大幅度增长,4月份增长的也很快,中国出口企业的生存能力比我想象得强的多。2003年初在国务院组织的专家讨论会中,吴敬琏老师就指出,浙江的许多企业认为升值利大于弊。如果行动早一些,矛盾就会积累得少一些,问题也容易解决一些。可以说我们丧失了两三年的调整期。(谷重庆 王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