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紫金矿业集团有限公司“7·3”污水渗漏事件,至今已过去10多天。在过去几天的采访中,记者看到,受污染和影响最重的上杭县下都乡南蛇渡网箱养殖区,往常繁忙的养殖景象已不复存在,174个养殖户尚留在江边的网箱内都已一片空空。尽管目前县环保部门每天公布的监测水质数据,都已基本恢复正常,但“何时才能再养鱼”的疑问,仍然停留在当地养鱼群众心中,久久不能散去。而此次渗漏事件,也再次加重了当地群众对紫金企业多年来一直难以消除的疑虑。
从13日以来,记者两度走访紫金矿业、三下汀江上下游养殖区,先后独家采访了紫金集团董事长陈景河和上杭县委书记赖继秋,在一步步的事实调查与还原中,各种疑问的阴云,正在慢慢拨开。
“环保第一”为何屡陷“污染质疑”?
陈景河告诉记者:事实上,紫金之所以能在短短17年间快速发展成国内最大的资源企业之一,就是因为他们的“环保品牌”。“安全至上、环保第一”一直是紫金的企业理念。仅去年一年,紫金公司就在安全生产和环保方面累计投入3.77亿元。2009年,福建紫金山金矿废水及其中COD、总氰化物、总铜及废气中SO2的排放量同比下降35%、31%、87%、7.3%和15.35%;而万元产值废水排放量、COD排放量、SO2排放量均优于全国及福建省总体水平。其中新疆和贵州的两个项目,还实现了工业废水“零排放”。2007至2009年三年中,紫金矿业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也都远远低于全国及福建省水平。
据上杭县环保局监测来看,汀江上杭段水质,多年来在大部分时期多是达到Ⅱ类—Ⅲ类标准,甚至没有查出超标过氰化物。这一数据,似乎也印证了上面的说法。
然而有关紫金公司“有意”、“偷偷”、“放纵”排污的信息和质疑,这几年在上杭县却屡闻不绝,包括“从不敢喝上杭自来水”等说法,在当地也尤其盛行。
对此次“7·3”渗漏事件,陈景河表示,这的确是公司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环保事故。事件发生后,紫金矿业虽全力补救,但由于造成网箱养鱼大量死亡的触目惊心场面,更加之推迟了9天才向社会公报,紫金已经把自己推向了社会各界异口同声的质疑之中。
在记者调查中,这些质疑也并非没有原因。记者从县里了解到:就在“7·3”渗漏事件发生之前的6月23日,汀江下游养鱼户就向当地政府报告,发生了鱼类异常死亡的情况,怀疑有企业污水排放。此时,正值龙岩今年特大汛期之际,为了解情况,上杭县委委派一名县委副书记冒雨上山调查,第二天在紫金矿区一个排洪涵洞的洪水中,检测出了高浓物质,初步确定致鱼死亡的污水来自紫金矿区。由于污水不是从排污口而是从排洪涵洞排出,所以县里当时初步认定污水有可能是强暴雨持续冲刷铜矿作业区造成的。
针对紫金矿业是否可能偷排铜酸水的质疑,7月14日,紫金矿业一位部门负责人在7月3日发生泄漏的铜矿湿法厂污水池边说,池中的铜酸水仍含有铜离子,有回收利用价值,可循环使用,企业怎么会主动把它排掉?
6月25日,上杭汀江下游几个乡镇的众多养鱼户,抬着死鱼到上杭县政府上访。这一天,受邀而来的省环保、水产、防疫专家也在上杭召开论证会,初步认定死鱼原因一是受到洪水冲击造成体质下降;二是由于污水中毒,初步怀疑是铜。
无独有偶。据位于紫金矿区江对岸的上杭县珊瑚乡彩坑村群众反映,2008年11月,他们村9个养鱼户也曾发生鱼类异常死亡现象。经渔业专家现场检测告知:一、这些鱼死于中毒而非生病。二、这些死鱼体内铜锌含量严重超标。尽管后来当地乡政府给予这9户渔民总计12万元补偿,但紫金公司并未承认这次事件跟他们有关。
作为一个支撑着全县70%财政税收的大企业,作为一家在过去10年累计捐献7.4亿元用于社会公益、救济、赈灾事业的上市企业,作为一家先后在上杭、永定两县创立了慈善总会,并在全国多个省份荣获过热心公益表彰的中国黄金第一企业,以上的种种和它或多或少不能摆脱关系的事件,摆在一起来看,又是多么的不协调!
“一业独大”是否带来“监管难”?
在上杭的经济发展中,紫金毫无疑问是“一业独大”。幸甚?不幸甚?不同人眼中,有不同的答案。
在上杭民间,说起紫金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好听的说法是,政府财政都要靠紫金,紫金又是政府的企业,政府监管起来当然难。难听的说法是,那肯定会互相包庇。
据赖继秋书记回答:对紫金这个国有控股企业,上杭县政府在承担的服务企业、依法监管、履行出资人职责三项职能中,每项都必须尽职尽责。“我们从来不给紫金下达多快、多大的发展计划指标。我们希望的是更稳健、更和谐的发展,特别是在环保方面。今年初我们还否决了一项他们准备到菲律宾投资100多亿的开发项目。”
这些年来,关于紫金的环保重责,始终是福建省、龙岩市关注的重点。这也如一座大山始终压在上杭县委、县政府心头,不敢掉以轻心。早在多年前,县政府就在紫金内部设置了独立的环保监测机构,批了两个行政编制,由政府财政供养;并在汀江下游安置了一套水质自动监测设备,但恰在今年5月时遭雷击坏掉,至今未能修复。
“显然,这一次事件中,这两名同志没有尽到职责,包括环保局的责任,到时我们肯定会追究。我们对紫金的监管,特别是环保方面的监管,绝不会软弱并将继续加强!”赖继秋说。
其实“一业独大”带来的不仅仅是“监管难”的质疑。由于紫金上市而使一小批上杭人“一夜暴富”,近年来大大拉动了上杭县日常消费价格,房地产价格也一路飞涨,甚至娱乐产业也由此大量增加。原本就对紫金污染疑虑重重的当地群众,自然也就更加怨言满腹。
“这次事件让我们意识到这的确是个严重的问题。如何将紫金创造的财富,更广泛地普惠到全县民生事业中,让更多群众享受到上杭发展带来的实惠,这也将是我们上杭县下一步要更加关注的重点。”赖继秋表示。
对于紫金公众形象与紫金地位不相符的说法,陈景河表示在这方面的确存在问题。关键还是要先做好自身环保工作,只有如此才能彻底消除群众疑虑。据介绍,目前紫金已准备委托专家,投资2.6亿元,按照“清污分流、铜金分流”的原则,启动一个全新的铜矿环保建设体系。这个体系建成,新的铜矿采冶区将可确保在正常气候条件下,工业用水全部内部物质循环;极端气候条件下,也可保证处理达标排放,绝不会再有外渗污染事件发生。
以紫金的实力和工艺水平,这样的承诺并非不可做到。但除了硬件外,责任心、内部管理机制如何强化?公众、媒体等外部力量有效监督的机制如何构建?这些是大家更关心的问题。否则围绕着紫金的污染阴云,是不会因改善了工艺就能散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