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把湖南的湘江打造成中国的莱茵河,当前的工作重心是治理好湘江污染。”不久前,湖南省省长周强在接受中央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媒体采访时如是说。
长株潭城市圈获批全国“两型社会”改革实验区之后,湖南掀起了一场绿色风暴。
“要建设好长株潭‘两型社会’,治理好湘江污染这个‘重灾区’是当务之急。”湖南商学院教授柳思维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近日,记者从湖南省环保局获悉,湖南将投入174亿元巨资来整治湘江污染,助推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的“两型社会”建设,还千里湘江碧水奔腾。
湘江,是湖南的生命之水。翻开湖南地图,蜿蜒北上的湘江宛如一条玉带,串起长沙、株洲、湘潭三颗明珠。在这段长不到70公里的湘江两侧,三座城市呈“品”字铺开,两两相距不足40公里,形成湖南无可替代的经济社会发展“核心”区。
近年来,湖南经济发展步入稳步增长的快车道,然而,湖南产业结构以化工、冶炼、重型机械、电力为主,都是一些高耗能、高污染行业。长株潭部分区域环境容量已趋向饱和,170多亿元巨资能否拯救湘江,把湘江打造成中国的莱茵河?带着种种疑问,记者对湘江的重点污染城市长株潭三市进行了走访。
工业重镇同为污染“重灾区”
湘江流域工业污染主要来自化工、有色、钢铁三大行业,这三大行业排放废水占长株潭三市废水排放总量的73%。虽然污染严重,但这些产业在长株潭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很大。以株洲和湘潭为例,化工、冶金等重污染行业产值占工业产值比重分别达到52%和63%,其中大部分污染严重的大型企业均为国家“一五”、“二五”时期建成。株洲清水塘、湘潭竹埠港是长株潭区域工业重镇,同时也是全国闻名的污染“重灾区”。
2007年下半年,长株潭城市群与武汉城市圈一起获批国家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对长期以来产业布局偏重于高耗能、高污染重化工业的长株潭来说,“两型”试验区既是一个难得的转型契机,也是一个意味着产业调整、机制创新乃至牺牲地方GDP增长的全新挑战。
作为具备巨大发展潜力的中部城市群,湘江为长株潭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是长株潭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所在。正因得湘江之利,长株潭地区才成为国家重化工业布局重点,特别是株洲和湘潭两市,密集分布着株冶、株化、湘钢等特大型国有企业。
密集的重化工业布点为湘江带来了沉重的污染负担。在湖南全省14个市州中,株洲、长沙、湘潭分别位居全省环境污染第一、二、三名。湖南省环保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2007年,湘江流域40个省控水质监测断面,2006年超标断面为56%,2007年为50%。超标污染物主要为粪大肠菌群、氨氮、化学需氧量COD、石油类和偶发性超标的砷、镉等。湘江流域的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COD分别占湖南全省排放总量的68%和59%。
产业结构偏重与布局点不合理相互作用,使长株潭地区现实的污染和潜在的环境风险都很大,2006年元月发生的镉污染事件,就是湘江长期污染的积蓄和爆发。
工业重镇同为污染“重灾区”
湘江流域工业污染主要来自化工、有色、钢铁三大行业,这三大行业排放废水占长株潭三市废水排放总量的73%。虽然污染严重,但这些产业在长株潭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很大。以株洲和湘潭为例,化工、冶金等重污染行业产值占工业产值比重分别达到52%和63%,其中大部分污染严重的大型企业均为国家“一五”、“二五”时期建成。株洲清水塘、湘潭竹埠港是长株潭区域工业重镇,同时也是全国闻名的污染“重灾区”。
2007年下半年,长株潭城市群与武汉城市圈一起获批国家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对长期以来产业布局偏重于高耗能、高污染重化工业的长株潭来说,“两型”试验区既是一个难得的转型契机,也是一个意味着产业调整、机制创新乃至牺牲地方GDP增长的全新挑战。
作为具备巨大发展潜力的中部城市群,湘江为长株潭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是长株潭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所在。正因得湘江之利,长株潭地区才成为国家重化工业布局重点,特别是株洲和湘潭两市,密集分布着株冶、株化、湘钢等特大型国有企业。
密集的重化工业布点为湘江带来了沉重的污染负担。在湖南全省14个市州中,株洲、长沙、湘潭分别位居全省环境污染第一、二、三名。湖南省环保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2007年,湘江流域40个省控水质监测断面,2006年超标断面为56%,2007年为50%。超标污染物主要为粪大肠菌群、氨氮、化学需氧量COD、石油类和偶发性超标的砷、镉等。湘江流域的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COD分别占湖南全省排放总量的68%和59%。
产业结构偏重与布局点不合理相互作用,使长株潭地区现实的污染和潜在的环境风险都很大,2006年元月发生的镉污染事件,就是湘江长期污染的积蓄和爆发。(■地区经济观察■本报记者 王晓红 见习记者 贺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