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和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共同发布了中国生态足迹报告。
6月10日,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和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共同发布了中国生态足迹报告。报告指出,自从二十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的人均生态足迹持续增长了约两倍。作为一个国家,中国消耗了全球生物承载力的15%,尽管生物承载力不断增加,中国的需求仍是其自身生态系统可持续供应能力的2倍多。
这份报告是受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和WWF(中国)的联合委托,由全球生态足迹网络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合作完成的。报告分析了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早期总体开始出现的生态赤字,指出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创新路径,以实现其长期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报告分析指出,中国的人均生态足迹是1.6全球公顷,也就是说,平均每人需要1.6公顷具有生态生产力的土地,来满足其生活方式的需要。中国的人均生态足迹在147个国家中列第69位,这个数字低于2.2全球公顷的全球平均生态足迹,但仍然反映出中国面临的重要挑战。它意味着中国已经消耗的资源,超过了其自身生态系统所能提供资源的两倍以上。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秘书长祝光耀表示:“未来的二十年将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确保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其重要指标就是对自然资源利用的效率及其对资源可再生能力提高的平衡。我们希望这个研究报告能发挥其应有的参考作用。”
报告的结论显示,中国如果希望减少生态赤字,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即从简单的事情做起和优先解决见效慢的问题。从简单的事情做起,能够产生快速的、短期的收益,推动社会向着降低生态足迹的方向发展。而彻底减少中国的生态赤字,需要考虑到现在所做出的很可能会有长期影响的决定。报告还提出了减轻生态足迹的“CIRCLE”方式:压缩城市发展(C)、个人行为(I)、减少潜在废水流量(R)、碳减排战略(C)、土地管理(L)和提高能效(E)。
报告的作者、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谢高地指出:“报告中描述了中国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利用自然资源的状况。这也是第一次综合分析了众多的资料信息,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管理中国生态足迹和生物承载力的战略。”
报告也指出了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亚太区的人均生态足迹相对较低,然而,庞大的人口数量使得本地区的总生态足迹在世界居于首位。
“这份报告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 WWF(中国)项目战略总监李琳表示:“在这份报告的指导下,WWF将与国合会、全球生态足迹网络等重要合作伙伴一起,致力于探索中国改革创新和持续发展的道路。”(陈山)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秘书长祝光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