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3日)在长江沿线采访了解到,由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一些企业污染治理进度缓慢,以及超标排放和偷排污水,导致长江水质恶化,沿江污染带已达650多公里。
国家环保总局提供的数据显示,长江污水排放量快速增长。1998年全流域废水排放量为113.9亿吨,2005年为184.2亿吨。
长江流域水环境监测网对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和湖泊的水质评价结果显示,水质劣于III类的河长:2002年占23.2%;2004年占27.5%。
自四川省攀枝花市至上海市,长江干流21个主要城市江段总长为790公里。上世纪80年代,长江污染带长度为460公里;1992年污染带增加到565公里;现在为650公里。
长江水利委员会副主任熊铁说,长江污染下游重于上游,支流重于干流,湖泊半数以上已处于富营养化状态。黄浦江、汉江、湘江、嘉陵江、沱江,这五条支流进入干流的污染物约占所有支流总量的50%。
长江水文局对流域内的淀山湖、太湖、西湖、巢湖、甘棠湖、鄱阳湖、邛海、滇池、泸沽湖、程海等10个湖泊进行的监测评价发现,已有6个湖泊处于富营养状态。
三峡工程进行156米蓄水时,在三峡库区及上游的长江干支流,一场大规模漂浮物清理“战役”也在紧张进行。重庆市、湖北省三峡库区相关县市动用船只150多艘、专业人员600多人开展清漂工作。
长期以来,许多沿江城镇的生活垃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沿岸堆放,每到汛期,大量垃圾和固体废物随暴雨、洪水沿江而下,形成"白色污染"。
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翁立达教授说,长江流域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流域生活污水处理率只有15%,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长江水利委员会的调查发现,一些企业污染治理进度缓慢,有的还停止了治污进程。一些企业闲置污水处理设施;正在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的企业基本未停止生产,超标污水直接排入水体。一些在建的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能力不足。有的城市没有建设污水处理厂。
中国的《水污染防治法》对工业污染源规定了关、停、并、转和限期治理,主管部门提出,“十五”期间力争企业污水全面达标排放。从检查情况看,不少企业未达到规定要求。
长江水利委员会的研究分析认为,目前长江流域水质总体仍属良好,但局部污染严重,长江水质整体上呈恶化趋势。
翁立达教授说,云南省的著名湖泊滇池,1999年蓝藻覆盖面积20平方公里,厚度几十厘米。滇池治理历经13年,投入资金约 46亿多元,未见明显成效。他说,日本的琵琶湖面积是滇池的2倍左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被污染,日本政府投入180亿美元,花了25年时间才将水质恢复成III类水。由此可见,先污染后治理付出的代价有多大!
专家建议, 除建立必要的法律法规外,必须走科学治污道路。(记者王圣志 杨希伟 文贻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