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主要环保指标的公布,上半年中国主要环保指标全面越线已无法避免。全国化学需氧量(COD)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在“十一五”开局半年内不降反增。
“这里有个时间问题,因为一组脱硫机组要建成至少需要一年的周期,同时很多政策措施需要逐步落实。”8月31日,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段宁说。
但是,监管软肋在上半年依然存在,一些基层环保部门审批的项目中,环评执行率不到4成。
干部考核作为落实目标责任制的重要保障因此开始得到重视。本报了解到,目前国家环保总局正研究制定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不久将向各省征求意见。
增长之因
8月30日,国家环保总局网站公布的《2006年上半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公报》称:上半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为689.6万吨,同比增长3.7%;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1274.6万吨,同比增长4.2%。
而“十一五”规划纲要的规定到2010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要比“十五”期末减少10%。这意味着占污染物排放量绝对比重的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每年至少要下降两个百分点。
这份公报由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公报认为,上半年两项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加主要原因是:“能源消耗总量持续增长;近期投产的火电装机容量大多配套建设了脱硫设施但投运率不高;前几年建设的工业项目陆续投产但部分污染设施未同步建成或运行;城市化进程加快,污水排放量增加。”
“现在很多电厂即使安装脱硫设施投运率也达不到要求,”北京国华电力公司项目管理部高级主管文欣说,该公司在脱硫项目上先后投入近20亿,但运行成本非常高,像国华电力的热电厂1台60万千瓦机组,一年的运行费就在2000万左右。所以一些电厂开始算账,一年罚款1000万、十年不过1个亿,而光装脱硫设备就得上亿。
资料显示,上半年全国新增投产火电装机容量3200多万千瓦,同步建成并运行脱硫设施的只有一半。去年投产的燃煤机组5500万千瓦,安装脱硫设施的只有40%左右。目前火电厂已建成投产的烟气脱硫设施,实际投运率不足60%,减排二氧化硫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
而监管不力也备受环保人士诟病。根据有关部门对8省的亿元以上新开工的建设项目调查,约有40%的项目在征用土地、环境评估、审核程序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违法违规现象。
调查中发现,一些县级环保部门审批的建设项目中环评执行率只有30%到40%左右,即使履行了环评手续的企业,也有一半没有做到“三同时”,监管成为基层环保工作一个软肋。
上述环保人士同时提醒,中国新建项目陆续投产加大了环境的压力。今年上半年国家审批建设项目环保竣工验收监测项目比去年同期增加57项,新增二氧化硫排放量19.2万吨,新增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15万吨,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仍未根本转变。
纳入干部考核
8月中旬,国家环保总局代表国务院陆续与各省签订了《“十一五”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包括先前与六大电力集团和七个省签订的责任书,中国已经完成了对各省削减主要污染物限制的任务分解。
周生贤在8月召开的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视频会议上表示,分解落实主要污染物削减目标是今年下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求各地要尽快将指标分解落实到市、县,落实到排污单位。
周特别强调要注重考核,因为考核是落实目标责任制的重要保障。环保总局要对各地执行情况,以排污总量控制、治污项目进度、环境质量改善为重点实行逐级考核。
据悉,明年三部委除公布2006年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外,还将公布各省这两项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而对因工作不力没有按期完成任务的地区,要按照《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严肃查处有关责任人。根据本报了解,目前环保总局正研究制定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不久将向各省征求意见。
各地行动
“我们确实压力很大,现在全省11个地市已经全部签订完责任书了,目前各地正在和所管辖的县签。”8月31日,山西省环保局办公室张主任告诉记者。
张说为了完成五年内的计划,山西从今年六月开始启动了“蓝天碧水”活动,计划用三年完成。
全国各省接到任务后,当下纷纷开始行动。重庆要求在2006年底前,要与所有的县人民政府签订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四川规定在10月底与各县签订完毕;8月底,山东省政府与所辖17地级政府减排目标责任书全部签订完毕……
而几大电力集团也制定了自己的五年任务,华能集团承诺到2010年底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98.2万吨以内;大唐控制在93.4万吨以内;华电集团控制在126万以内;国电集团控制在90.2万吨内;中电投集团控制在63.8万吨以内。
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的广东现在成了环保工作的模范。
广东省上半年GDP同比增长了14.4%,但全省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同比下降了2.9%和1.1%,成为全国惟一下降的省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