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通报论文造假查处情况,造假者被开除,相关责任人遭解聘。
高校缘何屡显学术违规丑闻?学术评价体系存在哪些问题?
论文造假牵出药厂暗战,扑朔迷离的丑闻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利益纠葛?是学术之争还是商业之战?
利益之前,高校如何才能坚守公道,《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1+1》为您解析。
主持人(王跃军):
您好,欢迎收看今天的《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1+1》。
去年十月被披露的浙江大学论文造假事件已经经历了4个多个月,昨天(15日,下同)浙江大学校长杨卫通报了最新的处理情况,涉及论文造假的原浙江大学副教授贺海波被开除,所在的中药药理研究室主任被行政记大过并且解聘,同时,其所在的药学院院长、合作导师、工程院院士李连达不再续聘。
岩松,怎么看待最近比较热的发生在浙江大学这样一个学术不端的丑闻事件?
白岩松(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观察员):
我倒挺关注昨天的,因为昨天是浙大发布最新的一个结果,我相信对于浙大来说可能也是最后的结果了。昨天是“3.15”,同样是在昨天,教育部部长周济也恰恰在北京针对学风的问题而说了很重的话,昨天也是“3.15”,是不是就意味着我们学术界的打击假冒伪劣真是自觉地开始跟“3.15”这个日子紧紧连在一起。
主持人:
好,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看一看这次论文造假事件。
(播放短片)
主持人:
记者今天从教育部获悉,浙江大学对在国际期刊上发表造假论文的有关人员做出了处分决定,论文的造假者、药学院副教授贺海波由原解聘的处分追加为开除,对在知道自己被署名作为作者,但是没有提出疑义的中药理研究室主任吴理茂副教授做出撤销其研究室主任职务,并记行政记大过的处分,同时也撤销了他与浙江大学的聘用合同。
解说:
开除教师队伍,解除聘用合同,不再续聘院长,日前,随着对贺海波论文剽窃事件,三位相关人员处理结果的公布,这一引起海内外高度关注的事件终于有了一个明确的结果。去年10月16日,浙江大学药学院收到反映药学院副教授贺海波学术不端的邮件,收到该邮件后,学校在院校两个层面相继组成了调查组,着手调查此事。
2008年10月23日,在学校着手调查贺海波学术不端行为一周后,“新语丝”网站披露了其一稿多投的行为。经过一段时间的演变,春节后,事件引起了众多媒体和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成为社会舆论的一个热点。在整个贺海波论文事件处理过程中,学校共核查了贺海波及其所在研究室相关人员涉嫌学术道德问题的论文20篇,其中贺海波涉及论文9篇,除作为合作者的一篇论文外,贺海波作为第一作者的八篇论文均不同程度的存在剽窃、抄袭原博士导师实验数据,以及一稿两投、部分图表数据张冠李戴、重复发表、擅署他人名字等严重学术不端行为。
鉴于问题确凿,本人又供认不讳,学校当即做出了处分,去年11月决定撤销其副教授职务和任职资格,解除聘用合同。
就在15号教育部召开的高校学术风气建设座谈会上,浙江大学校长杨卫表示,由于贺海波的行为在国内外范围内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学校决定将其开除教师队伍。而作为事件的另一主角——李连达来说,身为贺海波的合作导师,几年来竟然没有发现其造假的事情,发现自己名字被冒用后也没有及时公开回应,这些问题也成了很多媒体关注的焦点。有专家分析认为,此事也暴露出,目前我国不少研究机构热衷于院士挂名的问题,正如李连达所言,虽然他自2004年后就应聘浙江大学药学院院长,但只是兼职,而且每年去的时间有限,每次去更是只有一天时间用来指导研究生,还是集体开会的形式,这样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自然很难对研究生们做到有效的指导、管理和监督。
杨卫(浙江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
从这件事情开始,我们也开始能够把这件事情,就是关于院士兼职院长的事情,能够进一步的梳理,明天我要给全校的主要的干部和老师,从贺海波这个论文造假这件事情说起,谈这个上面具体的关于学风建设方面所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解说:
事件至此似乎有了一个明确的结果,然而当学术造假这一屡屡成为公众关注焦点的话题又屡屡发生时,学术道德所引发的一系列讨论却没有停止。
周济(教育部部长):
借助道德的力量,使之不愿违背学术道德;借助制度的力量,使之不能违背学术道德;借助社会力量,使之不敢违背学术道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