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待遇和重视赢得回归心
事实上,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的机遇也越来越多,这正是越来越多的留学人员主动选择了回国的重要原因。
沈月全教授认为,吸引海归的主要因素是:“中国科研的大环境比国外优越得多。国家支持力度非常大,敢于让年轻人挑重担,真的是只要有才就能发挥作用。”他说,现在的实验设备几乎跟国外名牌大学持平,有些方面还好一点,实验环境和管理等方面也正在迎头赶上。
另一方面,以往西方发达国家在待遇上的优势也逐渐被中国拉近,这被视为留学人员归国更为重要的原因。
在海外留学人员最为活跃的未名空间站,记者发现不少讨论回国待遇的帖子。一位留学生认为,他对北美经济管理专业博士回国行情颇为关注,就“索性整理了在未名空间站经济版和其他渠道的见闻”,结果发现,目前国内一线高校对留学归国博士的待遇,“已超越了一些美国大学提供的助理教授税后待遇”。
另一位留学回国人员认为,在国内工作几年后,“再与留在国外的人相比,无论职称、手下队伍和科研资源、社会资源,乃至个人收入的实际购买力都不会让你后悔。”
国内对于海归的重视,也是海归们回国的重要理由。
南开大学校长饶子和近几年经手引进了不少海归,由他指导的学生就“回收”了不少。他的电脑里备有两个常用的讲稿。面向国内学生演讲,他会宣传南开这样的名校能为青年创造更多的出国深造机会,当听众是海外留学生,他强调的则是不可错过的“中国机会”,半开玩笑劝他们“赶紧回来占位子”。
这位校长的思路与整个国家30年的留学政策相吻合:花大力气鼓励人们出国,再花大力气吸引这些人回来。
他认为,回国潮的形成与教育部、科技部、自然科学基金委等的努力分不开。如“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成了非常响亮的品牌,海外学子都以当上长江学者为荣。
1998年,教育部和李嘉诚基金会启动的这项计划,使中国高校出现了第一批特聘教授。与之相对应,全国各地出现了许多名字中带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人才计划,如天津的海河学者,山东的泰山学者,广东的珠江学者,福建的闽江学者,四川的天府学者等。
这些计划直接瞄准的就是海外人才。1998年至2006年的1107位长江学者中,有在国外留学或工作经历的占了94%。799位长江特聘教授中,直接从海外应聘或近3年回国工作的有231人,308位长江讲座教授全部从海外应聘。
“当时提出给10万元,我们都不敢想象。”当上长江学者后,饶子和的年工资涨到12万元,比当时的校长还多一倍。1996年从牛津大学回到清华大学时,饶子和得到一笔400万元的投入,建立结构生物学实验室,这已是罕见的待遇。
更让他感慨的是,10多年来国内的研究条件已经今非昔比。当年让人羡慕的条件如今看来,“就像是从地下室开始创业”。“现在我们招人,房子和仪器设备几乎是现成的,从各方面来说都比国外不差。”
虽然认为“优秀人才肯定有一部分流失”,但饶子和说,相信随着国内环境的改善,在学术人才方面,出国和回国的数量将趋向一个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