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度过紧缺期的中国教育,在民生为本的时代,2008年无疑将继续推进教育的公平性
在友谊商店里盘桓了半天后,王明新一指店东角陈列的海尔对开门冰箱:要了。帆布包里裹着的一卷新钞露了出来。
这是寒假后的第二天,尽管年终奖刚拿到,对于年过半百的王明新,甚至对位于甘肃省徽县永宁镇来说,这样的冰箱仍然是一种奢侈品。何况,冬天冰箱并不太用得上。
不过,“迟早是要买的”,王明新说。更实际的意义在于:过些天,在外打工的儿子要把女朋友带回家,从面子的角度,冰箱也是有价值的。
这花去了他五千多元——差不多是他半年的收入。而在三四年前,这差不多是他一年的收入。在当地农村,一家的年收入也不过万元。
尽管一直紧紧缩缩地过日子惯了,但是,生活的宽裕还是很快在这个乡村小学老师的身上得到体现:房子开始得到装修,家用电器开始配齐,连人的腰板都比以前硬朗。
同样得到迅速改变的是王明新所任教的村小。短短几年间,原来半漏的砖瓦房被楼房替代,坑坑洼洼的操场也铺上了水泥。
这是在中国连续几年加大教育投入后,西部一个乡村小学面貌的见证。
民生之基的教育投入
王明新收入的增加很大程度托福于中国政府在教育上的加大投入。
1999年时,王还是民办教师,那时,每个月一百多元的工资往往还不能及时拿到。
当时,就是公办教师,工资拖欠也是家常便饭。
虽然在1998年转为公办教师,王明新账面的工资一下子提高了很多,但是实际拿到的并不多。后来,教师工资被纳入县财政统一发放,王的工资才能每月拿到近两千元。
教师工资的保障是这些年教育加大投入的一个方面。
更大的方面,是2006年义务教育法修改后首次确立了免费原则,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明确国家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
2006年,中国政府确立:“自2006年春季起,免除西部省份4900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到2007年,中、东部地区各省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
这一举动极大地改善了中国农村的义务教育现状。2007年年初,全国人大开展的义务教育法执行情况调研称,截至目前,国家所确立的,已基本实现。
在中共十七大上,青海省省委书记强卫回答记者提问时即表示:“青海少年儿童的入学率近98%,美国西部的某些地区也达不到这个水平。”
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尚立富说:现在你到西部去,最好的建筑一般确实是学校。
而在2007年的两会上,3月5日,温家宝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又向全国人民送出了两个“教育大礼包”:2007年国家助学金、奖学金方面支出要从2006年的18亿增加到95亿,2008年要增加到200亿;逐渐恢复师范生免费制度,2007年先从教育部直属的6所师范大学开始。
王明新的一个侄子正是2007年考上东北师范大学的。
教育大礼包的背后,都是沉甸甸的财政投入。
但是,这些投入在中国教育的大盘子里面,并不突出。相对于中国政府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已经提出的“财政性教育经费占的比重,在本世纪末达到4%”。(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目标,仍然显得遥远。
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在2007年3月8日说,达不到4%的目标,部分原因是地方政府对教育投入不够,与中央教育经费不配套。
为实现4%的目标,2006年,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成立了“4%课题组”。其负责人、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王蓉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曾表示,虽然“4%”的问题历年都是讨论的热点,但是有些根本问题没有得到充分、理性和冷静的分析,包括“4%”的执行机制和落实路径问题,相应的研究基础也十分薄弱,课题组的研究工作正在进行。
这是要在保证教育经费的整体有效投入上寻求长远规划。
2007年,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在以改善民生为目标中,教育列于首位。
人民日报发表评论说:教育是民生之基。
王明新说,现在教育赶上一个好时候。
面对几年的改变,著名的教育专家、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对《中国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周刊》记者说:中国教育已经度过紧缺期。(何忠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