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发展观察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上海世博会呈现两大创新亮点 动迁工作获99%以上动迁居民支持  -广州决定收回80宗闲置土地 坚决打击囤积 下半年房价将加速上涨 -今年洪灾直接经济损失525亿元 因灾死亡652人 陕西洪灾致16人死 -上半年我国大中型钢厂实现利润翻番 下半年钢价不会有大回落  -沪深股市低开高走 沪指站上4400点 两市总市值逼近20万亿元 -《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8月1日起实施 优抚对象可享受3项优待 -3月末我外债余额$3315.62亿 黑石大跌 国家汇投公司亏损5亿美元  -5油企获首批原油经营资格 民企可经销成品油 高额投资成门槛 -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降2.78% 社科院称GDP应控制11%内 -中国今年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教育部官员:将有1600万中职学生受到资助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7 月 13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7月12日下午,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王继平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就“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

王继平向网友介绍说, 中等职业学校的资助工作实际上很长一个时期都有。2003中央财政曾经拿出2000万块钱推进地方建立相应的资助政策。在2006年时,财政部和教育部曾经制订了关于建立完善中等职业学校家庭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一个意见,从去年开始已经建立了这样一个制度。今年国家把高等学校、高职学校、中职学校通盘考虑,建立了一个新的资助体系。这个新的资助体系主要有五个方面特点:

第一,是以政府资助为主导,体现在具体支付项目来讲是以国家助学金为主的,其他资助形式为辅。并且,公共财政占主体,中央财政拿大头。

第二,具有明显的普惠性。高等学校明确资助的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职这块把所有农村学生都覆盖了,使他们都会接受到资助。在城市里则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所以,整个学生的资助体系,包括高等教育和中职,总数2千万人,其中1600万是中职。

第三,生均资助额度比2006年提高了。2006年生均资助标准是每年1000块钱,这次提高到1500块钱。

第四,鲜明的导向性。这次助学金只对高中阶段里的中等职业学校设立,不包括普通高中。很明确,国家拿钱,率先在中等职业学校设立国家助学金,体现了政策的导向性。

第五,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色。在这个体系里,特别安排了学生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这个新的资助政策体系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带来的好处是多方面的,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我们的学生不会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上不起学,上不起中等职业学校。

王继平还介绍说, 目前整个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1810万,从国家助学金这一项来算,按照它规定的资助的范围和对象,整个算下来可以覆盖到在校生的90%。这里还有第三年,第三年主要是推动顶岗实习,前两年就是拿国家助学金。实际上,顶岗实习也是一种资助方式。

在谈到助学金来源及分配比例时,王继平说, 国家在今年下半年已经明确中央财政投入95亿,地方财政拿59亿,加起来是154亿,这是半年的钱。到明年就是308亿。一个是中央财政,这是大头,第二个是地方财政。关于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担比例的问题,是根据不同地区划分的。对于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国家助学金,全部由中央财政分担。(德忠/中国网)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相关文章:
中央和地方政府分担中职助学金 按东中西三区定比例
教育部发布会谈中职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
享受中职国家助学金学校包括公办和民办中职学校
中国所有农村孩子上中职都将得到资助
解读中职学校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九成学生受资助
中职现状调查 教师不要误读"中职生"
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5.6%
师资缺口达30万 中国启动中职教师素质提高计划
教育部公布:2006年全国中职就业率95.6%
成都市3万余名学生读中职可享受学费补助和资助
福建将全面减免涉农专业中职学生学费推进助学
图片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长江上游强降雨形成新一轮洪峰 三峡工程首次发挥防洪功能
中国将在北部湾重点打造石化和能源基地 缓解西南油品短缺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能源发展战略规划/ 07年中国改革重点行业
· 中国经济博弈高油价
· 投资技巧指南 答疑解惑直通车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