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速览]调查显示,近六成在校生缺乏明确择业目标,部分学生因择业竞争日益激烈而感到“恐慌”和“胆怯”。专题:关注2007届毕业生就业
广西问卷调查显示:大学生对所学技能缺乏自信
中国青年报讯 眼见就要毕业了,通过网络、同学介绍以及各种招聘会,大四学生小徐一次次地为自己的工作忙碌着。
“社会上工作机会很多,但适合我的很少。”小徐学的是市场营销,可找来找去不是在大街上搞一些调查,就是做一些派送推销的工作,“这和自己理想中的工作状态相差很远。”小徐说,工作中吃再大苦他也不怕,最怕的就是找份看不到前景的工作。
外企对学生的就业能力评价最低
小徐的状态或许代表了一部分在宁波的大学生。最近,团宁波市委在宁波的18所大中专院校和部分用人单位,对全市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进行了调研,并公布了《宁波市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及发展研究》——一份对大学生就业难的“诊断书”。
宁波现有大中专院校近20所,本专科学生、研究生12万多人。调研表明,与过去不同的是,和小徐一样,大学毕业生对工作稳定性的追求已经退居次要位置,他们更看重的是工作本身能给自己带来的发展机遇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追求的是高层次的成就感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调查显示,在被调查者中,64.6%的大学生在选择工作时最看重发展前景。选择稳定性较强的工作的占27.4%,选择自主性工作的有33.9%。而专业对口(5.8%)、人际关系(5.5%)等因素放在了相对次要的位置上,甚至连待遇和收入(18.9%)也不再成为大学生择业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对此次调查,团宁波市委通过问卷发放、座谈、访谈等形式完成。调查对象为宁波大学、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等18所大中专院校中面临就业的青年学生。同时,研究人员还就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看法等问题,对高校教师、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人员进行了抽样调研。
调查发现,就业能力男生普遍高于女生,这种趋势随年级的升高越发明显;高职专科学生自我就业能力评估要高于研本学生;城乡学生就业能力总分上无显著差异,但在能力维度上差异显著。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党政机关、国企等用人单位,还是社会人士或教师,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评估分数都低于学生自我的评估值,尤其是在社会适应能力和自主能力这两方面。
在用人单位中,外企对学生的就业能力评价最低。一些外企管理者认为,大学生到外企工作要能为企业所用,带来效益和贡献。虽然今天的大学生在应聘技巧上比以往有所提高,开始比较注重自我推销,在语言表达上也有很大进步,对外企招聘的方式方法有一定的研究,但目前大部分学生在言行上存在较大差距,企业往往在培训方面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学生在追求较高报酬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对等付出和多一点奉献的思考。
近六成在校生缺乏明确择业目标
职业适合性是指职业需求和从业人员的个性之间是否具备基本的匹配关系。人力资源开发的有关理论认为,了解自己的职业适合性不仅对求职的成功率具有重要影响,而且对今后的发展前景及工作成就的取得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调查显示,54.9%的大学生表示“了解”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而“不了解”的比例为45.1%;65.5%的人自认为“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能力专长,而另外34.5%的人则表示“不了解”。
调查者告诉记者,从大学生就业现状和就业后的发展情况看,距离理想水平还有一定距离,大学生在职业适应性的发展方面存在不少问题。
“比如,部分学生择业意识形成得太晚。”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多从高年级开始,大多数学生的择业意识也是从这时候才开始建立。调查显示,有超过60%的学生的择业意识是从三年级以后才开始形成的。
“这说明,到了三年级时,还有四成学生尚未形成明确的择业意识。”调查人员说,这种状况显然同严峻的就业形势存在较大的差距。同样,在回答“你的择业目标是否早已确定”时,在被调查学生中,选择早已确定的有21.1%,刚刚确定的有21.4%,模模糊糊的有39.8%,尚未确定的有17.7%。
调查者认为,这意味着近六成在校学生缺乏明确的择业目标,“这种状况对他们的职业选择与职业适应必然会产生明显的消极影响。”
面对日益激烈的择业竞争,部分学生也存在着明显不适应。调查表明,因择业竞争日益激烈而感到“恐慌”和“胆怯”的分别为4.8%和4.4%,觉得“紧张”的有11.8%,70.3%的人认为“压力大”,还有8.7%的人认为“很兴奋”。
同时,有一些学生对社会现实了解不够,对职业的期望过高。比如在对最低收入水平的预期值方面,有29.2%的学生将标准定在2000~3000元之间,有15.3%的学生定在3000元以上。“这部分学生由于在待遇水平上的理想化倾向,在就业市场上可能会为此而失去不少不错的就业机会。”
另外,职业理想化倾向还表现在对工作性质的高期望上。为数不少的学生一开始就希望能找到带有自主性、创新性和挑战性的工作,其比例达72.6%。调查者认为,这虽然显示了当代大学生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时代特征,但过于理想化的择业标准则会带来就业机会的丧失,也更易导致挫折与失败。
提高应聘技巧不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出路
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是一种“以能为本”的综合素质,这种综合素质取决于大学生整个大学生涯的知识、技能的积累和精心进行的就业准备,而不取决于短期的、临时的以求职技巧和求职心理辅导。
针对一些学生将就业重点放在把握就业机会上,即在找工作的时候,努力提高应聘技巧与策略,如目前流行的毕业生“包装”、谈话策略和技巧、对薪水期望的表达方式以及社会关系和社会资本的恰当运用等等,研究人员提醒:“这并不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
调查者认为,大学生的就业准备和学校的就业工作,应该从关注就业机会及相应的求职技巧,转向关注就业能力。“这既包括大学生作为一个普通人为适应社会生活而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如正确的认知和判断能力、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掌握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以及人际沟通与协作的能力等;也包括作为专业人才应具备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如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的专业实践能力等。”
“对学校来说,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意味着,就业工作是贯穿始终的,要把学生作为就业的主动者,通过各种措施,指导学生在整个学习期间进行以提高就业竞争力为目标的就业准备,培养学生追求最优选择和最佳就业的精神与品质。”调查者说。
|